卒中后脑代谢与认知障碍管理

2017-07-07 汪昕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卒中是常见疾病,依据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ulation 2017年1月4日发表的《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据此估算,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50万例新发卒中患者,每年有150万例死于卒中,现存的卒中患者达1100多万例。


卒中是常见疾病,依据心血管领域权威期刊Circulation 2017年1月4日发表的《中国卒中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报告》,我国卒中年发病率为246.8/10万,病死率为114.8/10万。据此估算,我国目前每年约有250万例新发卒中患者,每年有150万例死于卒中,现存的卒中患者达1100多万例。

一项以北京、上海的2个社区人群为基础的中国横断面研究显示,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总患病率高达80.97%。一项关于意大利社区人群的研究,涉及7930例61岁以上(平均年龄72.6岁)的老年人,调查卒中对痴呆及非痴呆的认知损害的影响,发现卒中使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发生的时间提前10年。卒中后痴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39%,而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75%。卒中后认知障碍非痴呆患者1.5年的病死率为8%,而卒中后痴呆患者1.5年的病死率则高达50%。对于PSCI应予以重视及规范管理

与早期老年痴呆多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和颞叶内侧萎缩相比较,PSCI的临床特点和影像学表现更加多样化。患者执行功能损害更为突出,比如计划和组织能力,还可以表现为注意力减退、主动性减退、抽象思维能力下降、语言交流障碍及情绪异常和人格改变,对应的损害主要是额叶、旁边缘叶、基底前脑、丘脑和纹状体及其白质纤维联系。

当前,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和磁共振成像技术对脑血流动力学检查有了长足的进步。卒中后局部脑组织代谢异常所致认知障碍,也得到进一步的研究。脑代谢障碍常用的评估参数是脑组织血流量。有大量研究比较了脑组织血流量改变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代谢综合征患者虽然没有大动脉狭窄闭塞等基础病变,但也会出现因内皮损害而继发血管舒缩功能减退,并与认知功能减退有关。颅内外大动脉狭窄导致的半脑慢性缺血或心脏疾病导致的全脑灌注不足也会造成认知功能损害。这类情况在常规脑组织影像学检查上可出现明显异常。此外,某些应激事件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体位性低血压、全身麻醉能诱发颅内血流动力学改变,可能是继发认知功能损害的潜在病因。在一项基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检查评估丙泊酚麻醉对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和脑血流量影响的研究中,全麻患者总的脑组织葡萄糖代谢率和脑血流量较正常对照组分别下降了47%和54%。较为显着的差异分别是楔前叶、舌叶、顶叶、枕叶的葡萄糖代谢率和楔前页、顶叶和丘脑的局部脑血流量,可能参与了术后认知功能损害的发生。急性卒中所致认知功能障碍不仅是因为梗死灶病变位置,同时与梗死灶相邻区域的低灌注密切相关。对脑组织低灌注所诱发的认知功能损害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干预可能会带来改善。

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管理正日益受到重视。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于2016年5月4日发布了首份《成年人卒中康复治疗指南》,推荐卒中患者接受更多的认知功能训练以及活动,卒中患者结局和年龄、认知功能、自理能力有关(Ⅰ级推荐,A级证据)。指南同时推荐对所有的卒中患者出院前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Ⅰ级推荐,B级证据)。对于认知-交流障碍患者的合理干预措施指南推荐应个体化以及目标化(Ⅱa级推荐,B级证据)。六分法等常用认知评估量表可用以进行早期筛查。PSCI主要病因包括卒中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及卒中本身。因此,控制卒中危险因素,减少卒中发生,是PSCI预防的根本方式。《卒中后认知障碍管理专家共识》推荐的卒中后认知障碍治疗药物有多奈哌齐,加兰他敏(Ⅰ类推荐,A级证据);美金刚(Ⅱa类推荐,B级证据);卡巴拉汀(Ⅱb类推荐,B级证据);尼麦角林、尼莫地平、丁苯酞(Ⅱb类推荐,B级证据)。在PSCI长期管理中尚需重视PSCI精神行为症状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

作者:汪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7-08 海棠胜雪

    学习明

    0

  2. 2017-07-08 Lisa971

    我印象中,这里面的内容,也是来自卒中认知障碍~

    0

  3. 2017-07-08 189****7206

    学习了受益匪浅

    0

相关资讯

Mayo Clin Proc:SSRIs增加卒中后癫痫风险?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SSRIs)常用于治疗卒中后抑郁。2017年2月,发表在《Mayo Clin Proc》的一项研究显示,SSRI使用者卒中后癫痫风险高于未使用者。

Cardiology:卒中复发很凶险 这一技术可预测和降低风险

第一次卒中很危险,第二次卒中则更严重。凶险的第二次卒中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心脏跳动不规律,称为心房颤动。如果医生能识别出哪些卒中患者最有可能发生心房颤动,他们就可以开始治疗,从而有助于预防第二次卒中。但是,对于每年几十万人的首次卒中人群来说,没有进行昂贵的24/7监测是很难预测哪些为这一疾病的高风险患者。现在,由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和圣克拉山谷医疗中心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使用电子医疗记录来预测一个人

Redox Biol:二甲双胍能改善烟草和电子香烟对脑血管系统的危害吗?

电子烟行业在过去几年增长迅速,它没有燃烧,使用电池供电装置来吸入水蒸汽,电子香烟中使用的电子液体尼古丁也可引起OS,脑缺血加剧和继发性脑损伤。而有研究表明,脑缺血损伤前后二甲双胍(MF)治疗能减轻应激并抑制炎症反应。

Crit Care Med:经颅多普勒微栓子监测脑钝挫伤性卒中危险分层

本研究旨在研究使用床旁无创经颅多普勒超声探查微血栓,从而对脑部钝挫伤患者入院后24小时进行卒中危险评分。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给卒中患者入院后24小时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了极佳窗口。

Stroke:心房颤动患者卒中的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

只有约半数符合条件的房颤患者按照指南进行口服抗凝治疗。指南依从的抗栓治疗显著降低了一级预防患者的卒中风险,以及减少了既往卒中患者复发性卒中和死亡的风险。

Stroke:血管壁成像可预测卒中儿童颅内动脉疾病的进展!

由此可见,该病例系列证实了VWI在儿童卒中的潜在好处,因为它可能识别有进行性动脉病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