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研究新闻:孕期寨卡病毒感染的时期不同其后代小头畸形的发病率不同

2016-06-01 MedSci MedSci原创

据CDC的研究人员报道,怀孕前3个月感染寨卡病毒与其后代小头畸形的发病率为1-13%有关,而怀孕中间三个月和怀孕后期三个月感染寨卡病毒所致小头畸形的发病风险可忽略不计。该研究数据来自于巴西东北部的巴伊亚州,寨卡病毒曾在此爆发过。研究人员估计,孕期前三个月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头畸形发生风险从0.88%(假设80%和100%小头畸形病例过度报道的孕妇中总的寨卡病毒感染率;95% CI为0.80%-0.

据CDC的研究人员报道,怀孕前3个月感染寨卡病毒与其后代小头畸形的发病率为1-13%有关,而怀孕中间三个月和怀孕后期三个月感染寨卡病毒所致小头畸形的发病风险可忽略不计。

该研究数据来自于巴西东北部的巴伊亚州,寨卡病毒曾在此爆发过。研究人员估计,孕期前三个月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的小头畸形发生风险从0.88%(假设80%和100%小头畸形病例过度报道的孕妇中总的寨卡病毒感染率;95% CI为0.80%-0.97%)到13.2%(如果总体感染率仅为10%,且没有过度报告;95% CI为12%-14.4%)。在此过程中研究人员也考虑了基线时期小头畸形率的不确定性(0.2-1.2%)。

该研究的领导者Michael Johansson,来自CDC虫媒传染病研究所,说道,“我们发现小头畸形的发生风险与孕妇前三个月寨卡病毒感染之间具有很强的关联,而与孕期中间三个月和后期三个月的感染之间的关联则是微不足道的。”然而,他们发现孕妇前三个月寨卡病毒感染所致的风险值的范围很大,这主要是由于研究数据仅限于巴伊亚和其他受影响地区,这些地区寨卡病毒的感染率是未知的,且小头畸形的病例仍在报告和评估中。

研究人员警告道,对轻微或无症状的病毒感染的影响还知之甚少,而这种感染比较常见因而大大增加了疾病的总负担。此外,小头畸形也可能是先天性病毒综合征的一个表现。

最后,研究人员得出结论,“如果感染与不良后果风险的风险与寨卡病毒既往感染过的区域相似,那么可能会出现更多小头畸形的病例和其他的不良结果。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孕期寨卡病毒的感染,且卫生保健系统应为未来几年越来越多不良妊娠结局所造成的医疗负担做准备。”

原始出处:

Michael McCarthy. Microcephaly risk with Zika infection is 1-13% in first trimester, study shows. BMJ 2016; 353 doi: http://dx.doi.org/10.1136/bmj.i3048.


Johansson MA, Mier-Y-Teran-Romero L, Reefhuis J, Gilboa SM, Hills SL. Zika and the risk of microcephaly. N Engl J Med2016. doi:10.1056/NEJMp1605367. pmid:27222919.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6-10-31 gaoxiaoe
  2. 2016-06-03 吴教授

    尽快攻克吧

    0

相关资讯

Nature、Cell同时发布重大成果:动物模型揭开寨卡之谜

寨卡病毒(Zika virus)前段时间在拉美国家造成了严重的疫情。这种病毒感染的症状很像感冒,一般是发烧和肌肉关节疼痛。然而随着疫情愈演愈烈,人们发现寨卡病毒似乎也和新生儿小头畸形有关。目前科学家们还不了解寨卡病毒感染的具体机制,也没有开发出特异性疗法和疫苗。最佳预防方式仍是采取保护措施,避免蚊子叮咬。五月十日,Nature和Cell杂志同时发表了两项寨卡研究的突破性成果。两个相互独立的研究团队

寨卡病毒进京!首例患者5月13日自委内瑞拉返京

北京市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该患者2016年4月前往委内瑞拉,当地时间5月11日出现发热、伴有少量皮疹,13日(北京时间)乘机回国,14日晨抵达首都机场。北京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例昨天,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通报,北京市报告1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病病例。患者,女,29岁,中国籍,山东省烟台市人,为烟台市某公司职员。患者于2016年4月前往委内瑞拉,当地时间5月11日出现发热、伴有少量皮

动物模型证明巴西寨卡病毒导致出生缺陷

巴西寨卡病毒毒株(ZIKVBR)可以通过小鼠的胎盘并导致包括小头畸形在内的发育缺陷。这些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是首次通过动物实验模型证明巴西寨卡病毒毒株会导致出生缺陷。该论文同时也发现巴西寨卡病毒可以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脑类器官,诱导细胞死亡并且破坏被称为皮质层的神经组织层。 最近巴西出生的畸形婴儿数目的增加被认为和一株源自亚洲的寨卡病毒毒株的暴发有关,病毒通过埃及伊蚊传

中疾控:已对寨卡病毒病例网络直报,目前17病例均为输入性

北京、广东两地15号先后报告两起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两名患者都是从寨卡病毒疫情发生国委内瑞拉回国人员,目前患者情况稳定,正在接受隔离治疗。我国疾控部门已将寨卡病毒感染病例列入全国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实行网络直报。 寨卡病毒主要通过埃及伊蚊来传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地区、海南、广东的雷州半岛和云南的边境区域,北京尚未发现过这种蚊子。但是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多数省份都分布有白纹伊蚊,这种蚊子

盘点:寨卡病毒研究近期重大进展

自2014年以来,WHO已经发现寨卡病毒在美洲存在本土流行,当前寨卡病毒在美洲区域的传播出现上升态势,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考虑到美国CDC近期首次确定寨卡病毒是胎儿小头畸形和其他的出生缺陷的病因,孕妇或者计划怀孕的女性最好不要前往寨卡病毒仍在传播的国家和地区。另外,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寨卡病毒可通过性接触进行传播,因此对准备怀孕的家庭而言,最好夫妻双方都不要前往寨卡病毒仍在传播的国家和地区

全美近300孕妇感染寨卡病毒 联邦加紧应对

美国联邦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周五表示,全美各州和地区疑似感染寨卡(Zika)病毒的孕妇已达到279人,目前这些孕妇正处于该部门的看护下,其中美属波多黎各疑似寨卡病毒感染患者最多,有122名孕妇正在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看护。据报道,CDC研究人员在周五发表的报告中称,目前面对的困难之一,就是对该病毒爆发的风险性大小还不了解,同时,对于怀孕期间感染该病毒所引发的一系列病状及后果也了解不多,因此,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