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氨茶碱与这些抗菌药合用会致命!

2021-10-14 关0027 MedSci原创

茶碱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为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此外,茶碱类药物还能够兴奋呼吸中枢、增强膈肌收缩力、强心利尿、降低毛细血管张力并减少血管渗出。

茶碱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和哮喘,对支气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为常用的支气管扩张药。此外,茶碱类药物还能够兴奋呼吸中枢、增强膈肌收缩力、强心利尿、降低毛细血管张力并减少血管渗出。氨茶碱为茶碱与乙二胺的复盐,含茶碱77%~83%。该药碱性较强,局部刺激性大,口服易引起胃肠道刺激症状。氨茶碱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较窄,浓度过高易出现恶心、呕吐、心悸等毒性反应,而血药浓度过低无平喘作用。

 

氨茶碱进入体内后被迅速吸收,释放出茶碱,茶碱可被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3A4、CYP1A2代谢。而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应用茶碱的同时需要联合应用抗菌药,某些抗菌药就是通过影响P450同工酶的作用而影响茶碱代谢,进而影响茶碱的血药浓度。

 

1.氨茶碱与大环内酯类药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14~16元环的内酯化合物,可与CYP3A4酶进行N-脱甲基化,其代谢物与酶形成稳定化合物,使酶失去活性,进而影响茶碱代谢。

 

研究显示,14元环的红霉素、克拉霉素对茶碱药动学参数影响最显著,且联合用药时间越长,剂量越大,发生茶碱中毒的风险越高。与罗红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联用,均可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

 

2.氨茶碱与林克霉素、克林霉素

 

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可抑制P450酶活性,降低茶碱清除率、使茶碱血药浓度升高。

 

3.氨茶碱与四环素类

 

四环素为 P450 酶抑制剂, 可抑制茶碱代谢,使其药理作用和毒性反应增强。急性心肌梗死伴低血压患者, 禁忌两药联用。

 

4.氨茶碱与喹诺酮类

 

喹诺酮类可选择性抑制与茶碱代谢有关的P450同工酶,抑制茶碱的脱甲基化和羟化过程,引起剂量依赖性茶碱代谢抑制,血药浓度升高。

 

研究认为,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和氟罗沙星可降低茶碱的清除率,培氟沙星与诺氟沙星可抑制茶碱代谢,使得茶碱血药浓度显著升高,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尽量避免两药联用,必要时可减少茶碱用量,监测茶碱血药浓度。

 

5.氨茶碱与抗真菌药

 

咪唑类抗真菌药是P450酶抑制剂,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与茶碱联用时,通过药酶抑制作用降低茶碱清除率,使其血药浓度增高,出现茶碱中毒的风险。

 

两性霉素B有药酶诱导作用,与茶碱合用,可使茶碱血药浓度降低,停用两性霉素B后,茶碱浓度上升,因此,两药合用时, 适当增加茶碱剂量。

 

6.氨茶碱与氯霉素

 

氯霉素为肝药酶抑制剂,可延缓氨茶碱在体内的代谢清除,血药浓度升高,半衰期延长,曲线下面积增大,合用时应注意调整氨茶碱的剂量。

 

7.氨茶碱与抗结核药

 

异烟肼是肝药酶抑制剂,可抑制P450酶活性, 与氨茶碱联用时可抑制其在肝脏中的代谢,导致氨茶碱血药浓度增高,甚至出现中毒症状。

 

利福平是P450同工酶诱导剂,通过诱导P450酶活性,加速茶碱的代谢和清除,使茶碱血药浓度下降,半衰期缩短,进而影响药物的生物效应。停服利福平,可能引起氨茶碱血药浓度回升,导致毒性反应。

 

8.氨茶碱与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的蛋白结合率高,与茶碱联用时,使茶碱从蛋白结合部位置换出来, 游离型茶碱浓度升高,毒性增加。

 

文献报道,4例患者联用氨茶碱与磺胺甲基异唑(SMZ)后,茶碱血药浓度升高,停用SMZ后血药浓度下降。因此,联合用药时应注意调整茶碱剂量。

 

9.氨茶碱与氨基糖苷类

 

氨茶碱可促进庆大霉素在肾小管的重吸收,碱化尿液, 增强其抗菌作用,同时增加耳、肾毒性。因此,两药联用时,应减少庆大霉素的使用剂量。

 

10.氨茶碱与头孢菌素类

 

头孢呋肟、头孢噻肟可使氨茶碱血药浓度明显升高,增强其毒副作用, 而头孢噻肟、头孢呋肟血药浓度却明显降低,两药不宜合用。

 

综上,氨茶碱与抗菌药物联用时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引起茶碱血药浓度的升高或降低,导致毒性反应或疗效降低,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及时调整剂量,密切监测血药浓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戴光强总主编. 医学继续教育系统丛书.医院药学分册(进展篇).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235

2. 贾公孚, 谢惠民. 药物联用禁忌手册[J].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1.

3. 陈顺烈, 林永祥, 蒋三员, 等. 氨茶碱的药物相互作用.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8, 8 ( 10) : 441

4.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临床用药须知.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5. Boyce EG, Dukes GE, Rollins DE, et al. Theeffect of rifampin on theophylline kinetics. J Clin Pharmacol 1986, 26: 696.

6. 陈刚, 治疗药物监测,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8, 359.

作者:关0027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支气管肺类癌影像诊断!

类癌是一种少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低度恶性,可发生于全身各个部位,绝大部分发生于消化道,阑尾较多见。发生于支气管肺部者少见,占肺原发肿瘤的1%~2%。主要来源于支气管粘膜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即Kulchitsky细胞(嗜银细胞)。

探案:反复咯血的始作俑者是曲霉吗?

2016年2月底无明显诱因下咯血,持续数天,每日咯血量约100-200ml,无咳嗽咳痰、胸闷气促、发热盗汗、乏力纳差等症状。2016-03-01当地医院胸部CT示:左下肺支气管闭塞,右下肺磨玻璃小结节,右肺中叶小结节。CRP 9.9mg/L,ESR 45mm/H,痰找抗酸杆菌*2次:阴性,T-SPOT阴性(具体不详)。

支气管起源病变,诊断是?

患者,男性,74岁,体检发现左肺阴影1周

NEJM:支气管黑色素瘤-病例报道

体格检查发现左肺明显的吸气和呼气喘鸣。胸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显示息肉样病变,并且阻塞左主干支气管。硬性支气管镜检查发现支气管中移动性色素沉着肿块。用电烙套管和氩等离子体凝固清除肿块。肿块的病理检查证实了转移性黑素瘤的诊断,伴有BRAF突变。

《柳叶刀》子刊发布全球呼吸道癌症负担报告,女性发病率上升,男性发病率下降!

气管、支气管和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新发癌症病例的第二大原因。

咳、咳、咳个不停,还在当支气管炎来治?

最近接诊了多例咳嗽迁延不愈的患者,他们曾到过多个门诊反复就医,都被诊断为感冒、支气管炎,但在反复使用抗菌药物和各种止咳药物治疗后,咳嗽依然没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