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C:科学家糖尿病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2016-12-10 佚名 生物谷

图片来源:www.phys.org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新西兰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控制机体胰岛素释放的分子机制,这或为深入研究个体对2型糖尿病的遗传易感性提供新的线索和希望,同时研究者在文章中也首次发现β连环蛋白对于控制机体胰岛素释放至关重要。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机体既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识别机体中存

图片来源:www.phys.org

近日,发表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中,来自新西兰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控制机体胰岛素释放的分子机制,这或为深入研究个体对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提供新的线索和希望,同时研究者在文章中也首次发现β连环蛋白对于控制机体胰岛素释放至关重要。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机体既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也不能识别机体中存在的胰岛素,从而就会导致机体血糖水平增加;文章中研究人员重点对一种名为TCF7L2的基因的突变进行了研究,该突变在科学界已经被知道10年了,其是一种最大的促进因素,来确定个体是否对2型糖尿病具有遗传易感性。研究者Shepherd教授指出,我们想去理解患者细胞中发生的事件是否和基因TCF7L2相关,以及该过程如何影响机体中葡萄糖代谢的调节。

TCF7L2能够直接同β连环蛋白结合,通过观察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者发现,β连环蛋白不仅能够对营养水平升高和降低的反应,还能够调节机体中胰岛素的水平,从而确保机体在合适的时间里存在合适水平的胰岛素。在过去15年里研究者们进行了大量研究来阐明机体中胰岛素如何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但本文研究中研究者却首次揭示了这种机制和胰岛素释放之间的关联。

其中一种可能性就是过去研究者们认为β连环蛋白和癌症密切相关,而并未发现其同糖尿病之间的关联,在细胞膜下面有多层肌动蛋白纤维,这些纤维能够形成同胰岛素结合的网络,研究者发现,β连环蛋白能够控制肌动蛋白纤维的网络,并且通过打开纤维网络的缺口来改变其特性。尽管本文研究重点对2型糖尿病进行了研究,但他们指出,这种相同机制也能够帮助控制胰岛素的功能,脂肪细胞中葡萄糖的代谢以及大脑中激素的释放。

研究者Shepherd说道,我们鉴别出了一种影响多种细胞类型的广泛机制,并不仅仅是胰腺中的β细胞。目前大约50%至60%的对2型糖尿病易感的个体都存在一定的遗传改变,而这会使其更加容易患上糖尿病。本文研究为研究人员后期寻找新型药物来治疗2型糖尿病,或者深入阐明如何通过操控β连环蛋白来控制胰岛素的释放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和依据。

原始出处:

Brie Sorrenson‡,§, Emmanuelle Cognard‡, Kathryn L. Lee‡, Waruni C. Dissanayake‡, Yanyun Fu¶, Weiping Han¶, William E. Hughes‖,** and Peter R. Shepherd‡,§1.A Critical Role for β-Catenin in Modulating Levels of Insulin Secretion from β-Cells by Regulating Actin Cytoskeleton and Insulin Vesicle Localization*.jbc.2016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6-30 lily1616
  2. 2016-12-14 1e10c84am36(暂无匿称)

    糖尿病越来越多了

    0

  3. 2016-12-11 Peter程

    继续研究

    0

  4. 2016-12-11 yafeiliutjh

    新发现呀

    0

  5. 2016-12-11 yafeiliutjh

    新发现

    0

相关资讯

老年糖尿病治疗,注意12个事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群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与年轻糖尿病患者相比,老年糖尿病患者症状相对隐匿、肝肾功能较差、易发生低血糖、并发症或合并症较多、心理问题比较突出……因此,临床治疗时要充分考虑到老年糖尿病的自身特点,确保治疗安全有效。1、饮食控制要适度由于老年人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应嘱其适当控制饮食量;忌食肥肉、荤油等高脂肪食物,多食粗粮杂粮、豆类及新鲜蔬菜,增

厉害了!一首歌搞定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有很多数值要记忆,好不容易记住了,还容易忘记或记错(请告诉我,不是只有我一个人)......但有了这首歌,就不怕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歌》治疗酸中毒,补液最关键。①宜建双通路,早期快用盐。②起初两小时,输盐一两千。③首个四小时,达到三成三。④慢予胰岛素,降糖四六间。⑤一三九以下,换糖去静点。⑥酸轻勿给碱,莫忘七一线。⑦尿量须关注,补钾记心田。⑧血糖勤监测,血酮定期验。⑨血气

别让糖尿病伤害“心灵之窗”!

随着糖尿病患者病程延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逐年增加,致盲率也逐年升高,到底该怎么办?做好筛查,真的很重要!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黄斑水肿的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从预防性治疗的角度来说,定期做眼底检查尤为重要。不少患者在诊断前常已存在一段时间的高血糖,诊断糖尿病时已发生视网膜病变,因而糖尿病患者在确诊后应尽快进行首次眼底检查和其他方面的眼科检查(详见表1),眼科随访观察

BMJ评论:如何运动才能更好预防和改善2型糖尿病?

2016年10月17日,Diabetologia杂志在线发表了两篇关于体力活动与2型糖尿病(T2DM)关系的文章,就运动量与T2DM发病风险、餐后步行对T2DM患者血糖影响给出最新证据。荟萃分析:适当体力活动有助于预防T2DM目前评估体力活动与糖尿病发病风险的研究中,绝大多数都采用饮食和体力活动同时干预的方式,仅评估体力活动影响的证据较少。此外,具体到活动量大小与T2DM发病风险之间的相关性也尚不

Cell:糖尿病研究重大突破!青蒿素可让α细胞产生胰岛素

一种简单而又优雅的策略有望治疗1型糖尿病:在病人体内,利用新产生的分泌胰岛素的细胞替换受到破坏的β细胞。多年来,为了诱导这种转化,全世界的科学家们已利用干细胞或成体细胞尝试过多种方法。他们的努力已导致人们对参与β细胞发育的分子机制有了基本了解,然而能够成功实现这一点的化合物是缺乏的。奥地利科学院CeMM分子医学研究中心小组领导者Stefan Kubicek及其团队最终取得领先:在他们最新的发表在C

用富硒大米、硒酵母防治糖尿病?一个天大的坑!

中国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全国糖尿病患者总数高达1.1亿。自从1990年发现硒的类胰岛素作用以来,不仅富硒大米、富硒鸡蛋、富硒茶等打着富硒旗号,声称有防治糖尿病的作用,而且也有极少数医生为糖尿病患者开具硒酵母。其实,用富硒大米、硒酵母等防治糖尿病,是一个天大的坑!一、接近毒性剂量的硒,才有类胰岛素作用无论无机硒还是有机硒,都只有采用很高的、接近毒性的剂量才能发挥类胰岛素作用,但这些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