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取消不降低医保待遇

2019-06-09 张泉 新华社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政策的解读指出,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取消并不会降低居民的医保待遇,而是通过推进门诊统筹进行替代。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此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

国家医保局日前发布的关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政策的解读指出,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取消并不会降低居民的医保待遇,而是通过推进门诊统筹进行替代。

国家医保局会同财政部此前印发的《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提出,实行个人(家庭)账户的,应于2020年底前取消,向门诊统筹平稳过渡;已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不得恢复或变相设置。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了原有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其中,新农合于2003年起开始推行,在建立大病统筹基金的同时,建立了个人(家庭)账户。城镇居民医保于2007年起开始推行,开展门诊统筹,不设个人账户。新医改推进过程中,各地新农合的个人(家庭)账户逐步向门诊统筹过渡。特别是随着2016年城乡居民医保的整合,制度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大部分地方取消了新农合个人(家庭)账户。

据介绍,城乡居民医保个人(家庭)账户,主要用于支付参保人在门诊发生的医疗费用,在制度建立初期对培育个人参保意识、促进个人参保缴费、迅速扩大参保覆盖面等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额度小、保障不足,共济能力差,易诱发滥用等弊端也逐步显现。门诊统筹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医保基金共济能力、增强基金共济效应,能更好地保障城乡居民医保待遇。

各地推进门诊统筹后,可将门诊小病医疗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群众在基层医疗机构发生的常见病、多发病的门诊医疗费用均可报销,比例在50%左右。

同时,为减轻参保群众的门诊大病负担,对于一些主要在门诊治疗且费用较高的慢性病、特殊疾病(如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等)的门诊医疗费用,也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并参照住院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支付办法。

作者:张泉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RG医保“收付费”改革风暴来袭

DRG收付费改革最“有道理”,也“不讲道理”,价值医疗才是“硬道理”。

医保局公布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

国家医保局召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视频会议,公布了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名单,部署推进试点工作。

中国民营医院的10年医保“玻璃门”!

医保对于众多民营医院来说,就像围城一样,外面的不少人想进去,里面的不少人想出来。近年来,业界流传着“民营医院不吃医保会饿死,吃医保会生不如死”的桥段。在新的超级医保局时代,民营医院和医保的关系将走向何方?

受制于支付方和服务体系 健康管理商业化的挑战

受制于支付方和服务体系,健康管理的商业化是具有高度挑战性的。 首先,健康管理其实对医疗资源的依赖是非常明确的。对于那些无法自我管理的模式,比如心脏病,健康管理主要依靠医疗机构,第三方很难参与其中。这导致大部分第三方健康管理项目只能集中在可自我管理的疾病如糖尿病和高血压,或者以护理人员参与为主的疾病如肝病和肾病。

拯救“蜂窝肺”,专家呼吁尽早将尼达尼布列入医保目录,减轻患者负担,减少急性加重风险

随着《2019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新一轮的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即将开展,更多罕见病等重大疾病治疗用药等将纳入医保,以缓解老百姓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对此,多名专家联合呼吁:关注特发性肺纤维化,尽早将抗纤维化药物尼达尼布纳入医保,让更多的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早日获益。

刚刚,取消医保个人「家庭」账户,国家医保局解读来了!

刚刚!国家医保局官方微信号发布权威解读。为什么取消居民个人(家庭)账户,取消后是否影响医保待遇,统统有了答案! 前段时间,国家医疗保障局、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9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工作的通知》(医保发〔2019〕30号),引发社会关注,但很多人对取消个人(家庭)账户的理解存在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