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院长警告:办医院不是病人越多越好!

2020-06-30 骆宏 半月谈

“办医院不是病人越多越好。病人往大医院扎堆是普遍问题,医院为了承接日益增长的病人不断扩大院区、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数。疫情之下这些大医院的运营压力更大,医疗资源在少数医院过度集中,对整个公共

“办医院不是病人越多越好。病人往大医院扎堆是普遍问题,医院为了承接日益增长的病人不断扩大院区、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数。疫情之下这些大医院的运营压力更大,医疗资源在少数医院过度集中,对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布局也是不利的。”

今年第一季度各行业都因新冠肺炎疫情受到影响,公立医院也不例外。我们医院是杭州市一所三甲综合性医院,一季度医院营收同比下降30%左右,4月开始业务量在逐步恢复,但要回到以往正常时期水平估计尚需时日。医院医护人员的收入也出现大幅度下降。

这些都是疫情对医院运营短期可见的影响,但从更长远和深层次角度看,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公立医院三个定位上的误区,从侧面给公立医院的发展和改革带来不少反思。

一是热门科室变冷门,预防远比治疗效果好。我们医院受疫情影响较大的科室除了口腔科、耳鼻喉科等有创操作多、感染风险大的科室,儿科在此次疫情中业务量下降明显。

疫情期间,孩子们大多待在家里,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在人流量大的空间易感染的疾病数量下降,这说明把预防工作做到位,“儿科医生荒”、家长过度焦虑、小痛小热就跑医院导致的过度医疗等问题都能得到缓解。

二是办医院不是病人越多越好。病人往大医院扎堆是普遍问题,医院为了承接日益增长的病人不断扩大院区、扩大规模、增加床位数。疫情之下这些大医院的运营压力更大,医疗资源在少数医院过度集中,对整个公共卫生体系的布局也是不利的。

医院管理者应改变思路,不能盼着医院病人越多越好,而是要紧跟全国健康促进行动、大健康发展战略的步伐,把公众的健康大门守好。

三是公立医院履行公共卫生职能有困难。政府部门下派给各级公立医院不少公共卫生任务,但无法给予相应的人员、物资、经费保障,公立医院在执行中多少存在打折扣的情况。

例如新冠肺炎疫情中,部分公立医院物资储备不足,传染病隔离病房、负压病房欠缺,这些本该由公立医院保障的设备设施捉襟见肘,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投入长期不足、重视程度不够有关。

当前需要重新审视公立医院的定位和医疗资源的布局。国家层面,应将医疗资源更多向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领域倾斜,补齐短板。医院层面,应从规模扩张转变为集约化发展,重视内部运营,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和全面成本管理,并积极推进线上业务,提升医院整体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作者:骆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丁义珍式窗口”再现,提升患者满意度,医院该怎么做

2017年,一部反腐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剧中区委书记丁义珍设计的信访局窗口低矮却没有椅子,来访群众只能站着弯腰低头和窗口里面的工作人员交流。电视剧播出后,“丁义珍式窗口”成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8类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

重点人群“应检尽检”,包括:1.密切接触者;2.境外入境人员;3.发热门诊患者;4.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5.医疗机构工作人员;6.口岸检疫和边防检查人员;7.监所工作人员;8

医者故事丨李吉洲:螺蛳壳里做道场 鼻内镜下见真功

说起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们往往会想到狭小的五官通道,然而,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医生,他们的手术就是在这狭小刁钻的空间里完成的,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可想而知手术

还没熬过疫情,美国这些医院就同时被护士和患者起诉了!

美国医疗公司Tenet Healthcare最近正在准备“迎接”患者的诉讼,这些患者声称在其旗下医院感染了新冠病毒。纽约一家护理工会也正起诉多家医院没有为前线医护人员提供足够的

约翰·霍普金斯医院眼科主任:想名列前茅,人多只是原因之一

在2019-2020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中,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多达10个专科名列专科榜前五,眼科就是其中之一。

约四分之一的人都会经历,头昏脑胀、身体疼痛,去医院检查却找不到原因……

从工作“达人”突然变成“闲人”,确有不少人会因不适应而产生不良情绪,这种适应性心理障碍还会引发其他生理疾病,有的人甚至觉得浑身不舒服。这种情况,被称为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