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很多抗癌药从一开始就搞错了!冷泉港科学家研究10种在研药发现,它们的作用靶点根本就不是科学家预设的那个

2019-10-22 奇点糕 奇点网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精准,哪个基因哪个蛋白出了毛病都能搞得清清楚楚。相应的,对药物的研发也从神农尝百草式的撞大运,变成了针对靶点的药物筛选,比如大名鼎鼎的格列卫,就是根据费城染色体的融合基因开发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发病机制的认识也越来越精准,哪个基因哪个蛋白出了毛病都能搞得清清楚楚。相应的,对药物的研发也从神农尝百草式的撞大运,变成了针对靶点的药物筛选,比如大名鼎鼎的格列卫,就是根据费城染色体的融合基因开发的。

然而,根据靶点筛出来的药物,就真的是通过那个靶点起作用的吗?甚至于,筛药的靶点真的是个有效的靶点吗?

最近,冷泉港实验室的Ann Lin、Christopher Giuliano和Jason Sheltzer等对一系列研发中的肿瘤药物研究发现,它们表面上靶向的靶点大多对癌细胞的增殖并不重要,甚至将其敲除也不会影响相应药物的疗效。这一现象可能在药物研发中广泛存在。该研究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研究人员盯上药物靶点是不是真的这回事,还得从一种名叫母体胚胎亮氨酸拉链激酶(MELK)的肿瘤治疗靶点说起。

这个MELK,在2007年被发现和肿瘤的发生有关,靶向它开发的小分子抑制剂OTS167,目前也进入了II期临床试验。不过,Ann Lin等人却发现,MELK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无关,也非肿瘤生长所需。那OTS167是怎么生效的?

研究人员最终发现,OTS167实际上是一种蛋白激酶CDK11的抑制剂,而CDK11的活性是很多肿瘤所必需的。也就是说OTS167并非通过开发者所预想的MELK抑制肿瘤,而是误打误撞抑制了另一个靶点CDK11,才使得它能对肿瘤有效。

OTS167的问题是解决了,但会不会还有其它的药物,也是通过目标靶点之外的靶点起作用的呢?如果这样的话,针对靶点的药物研发岂不是成了一句空话,到头来还是瞎猫撞到死耗子。


(来自pixabay.com)

研究人员对靶向6种肿瘤“靶点”的10种研发中药物进行了研究,利用CRISPR技术对它们靶向的“靶点”进行了验证。这6种肿瘤“靶点”中包括HDAC6、MAPK14 (p38)等5种被认为是肿瘤生长所要依赖的蛋白,以及促进细胞凋亡的CAS3/caspase-3。

结果可以说十分的出人意料,6个肿瘤“靶点”中,除了CAS3/caspase-3,其余5种的敲除都对肿瘤细胞的生长没什么影响,混合培养时不会被野生型的肿瘤细胞竞争淘汰,不同培养条件下的集落形成能力也都跟野生型的相似。


研究涉及的10种药物和6个靶点

这5个肿瘤“靶点”中,HDAC6的作用是使微管蛋白去乙酰化,将其抑制据说能让癌细胞对干扰微管活动的药物更加敏感,比如紫杉醇。目前,已经有两种靶向HDAC6的药物进入了临床试验,共展开了15项临床研究,包括两项与紫杉醇联合应用的研究。

然而研究人员敲除了肿瘤细胞中的HDAC6后,它们并没有变得对紫杉醇更敏感。

更有意思的事,那两种“靶向”HDAC6的药物,对于已经敲除了HDAC6的肿瘤细胞也一样有效,再次证明了HDAC6并非其真正靶点。

而且,虽然敲除HDAC6不能增强紫杉醇的疗效,但两种HDAC6抑制剂却都能跟紫杉醇产生协同作用,增强对肿瘤的抑制效果,甚至在敲除了HDAC6的细胞中也是这样。

HDAC6抑制剂和紫杉醇的协同作用也是其靶外效应产生的!


敲除HDAC6不影响“靶向”其的药物的疗效

研究中涉及的其它药物和靶点也有类似结果,比如MAPK14的抑制剂就与HDAC6抑制剂差不多,它与硼替佐米等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也是通过靶外效应产生的。而所有10种药物,都对敲除了相应靶点的癌细胞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了靶点外的杀伤作用。

小分子药物的脱靶毒性可能造成严重的副作用,是药物临床试验失败的主要原因。研究涉及的10种药物全都有明显的脱靶效应,也就难怪97%的药物研究都没成功了。

更何况还有HDAC6抑制剂这种,原本预定的靶点根本没有作用的,根据靶点去筛选最可能获益的人群也成了无稽之谈。

论文通讯作者Sheltzer表示:“很不幸,许多在人类癌症患者身上进行测试的药物最终并没有帮助癌症患者。如果在药物进入临床试验之前就定期收集这类证据,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为患者分配最有可能有益的治疗方案。有了这些知识,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精准医疗的承诺。”

原始出处:LIN A, GIULIANO C J, PALLADINO A, et al. Off-target toxicity is a common mechanism of action of cancer drugs undergoing clinical trials[J]. Sci Transl Med, 2019, 11(509): eaaw8412.

作者:奇点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 Am Chem Soc:抗癌药物传递系统现“特洛伊木马”!精准高效绝杀肿瘤!

面对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人们总是“谈癌色变”。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具有超高的相似性及其超强的生命力,想要遏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就必须提高抗癌药物的特异性、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为抗癌药物创造高选择性的靶向传递系统成为了制药业和癌症研究者的一大挑战。

Nat Commun丨傅阳心/黄秀梅合作破解抗癌药β-Lapchone抗肿瘤免疫机制

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是细胞质双电子氧化还原酶,在大多数实体癌症中过表达,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胰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肠癌和头颈癌等,而在正常细胞/组织中表达非常低,因此是非常理想的癌症治疗靶点。目前有很多抗肿瘤药物的就以NQO1基因为靶点。β-Lapchone (临床试验形式ARQ761)是一种天然的萘醌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醌结构,可被NQO1催化产生活性氧(ROS)。通常

浙江大学:为抗癌药设计新型“伪装”

抗癌药物到达肿瘤内部释放,需要经过血液循环、肿瘤组织内积蓄和扩散、进而被肿瘤细胞内吞等过程。这一过程中山一重水一重,而且路上充满风险——有的水溶性差使得药效无法发挥,有的像没头苍蝇找错了肿瘤所在的位置不能精准释放,有的则“出师未捷身先死”早早被体内的免疫系统察觉当作敌人直接被消灭掉了。

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抗癌创新药降价是必经之路

今年以来中国医药领域的政策红利不断——4+7国家药品集中采购政策落地实施,国家医保目录调整常态化,《药品管理法》实施修订……医药政策环境的变化也给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8月28日,复星国际联席总裁兼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接受了澎湃新闻等多家媒体的采访。在采访中,陈启宇谈到政策与产业环境发展对复星医药未来发展方向的影响。他表示,复星医药在医疗行业的重点赛道,核心是制药领域的创新研发投入。复星医药将继

本来用得挺好的抗癌药,为啥到后来效果就不行了呢?

癌症的治疗效果一般用“缓解”来评价,而不是用“治愈”,原因是癌症治疗以后有复发的可能性。并且,有时候以前有效的药,复发时再用就没有效果了。

肖亚庆:加快推进儿童药、抗癌药、罕见病药等临床急需药上市

10月15日,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党组书记肖亚庆在西安对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公司开展调研,了解药品、高端制造企业生产和质量建设情况。陕西省副省长徐大彤陪同调研。在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肖亚庆听取了企业生产基地建设、产业布局和新药研发等介绍后强调,食品药品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的要求,狠抓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