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诊早治工作仍需加强,免疫治疗曙光已现

2020-11-03 医谷网 医谷网

金秋十月,随着天气转凉,胃口自然也好了起来。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秋季有着“贴秋膘”的习俗。老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rdquo

金秋十月,随着天气转凉,胃口自然也好了起来。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在秋季有着“贴秋膘”的习俗。老话说“秋季补的好,冬天病不找”,确实,吃是一门学问。懂吃,会吃,保证健康的饮食习惯,能更好地护胃养生;而吃不对则会造成很多问题,“吃出来的疾病”大多发生在胃部,从老胃病到胃癌一字排开,当数胃癌最为凶险。

根据最新癌症统计数据,胃癌已成为我国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癌种 。目前,胃癌在中国的流行病学现状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基数大、分期晚、生存差。防治需要两手抓,一方面加强预防和早期筛查,另一方面晚期创新治疗势在必行。

胃部不适尽早就医 晚期胃癌苦辣无奈

中国拥有全世界最为庞大的胃癌患者群体,同时发病率也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居世界前列。2018年,中国新增胃癌病例数45.6万,死亡病例数39万,分别占全球总数的44%和50% 。

面对如此疾病重担,李进教授指出,中国的胃癌治愈率和控制程度不足是未来尤其需要攻坚的难题。在我国,约80%的胃癌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 ,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很少且疗效存在局限。这一因素直接导致了中国胃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堪忧:据国家癌症中心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为36% 。

而我国胃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与饮食习惯不无关系。作为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幽门螺杆菌的预防对分餐制提出了要求。此外,以往胃癌更常见于中老年群体,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但从近年的临床数据来看,三餐不规律、热爱“重口味”、吸烟、饮酒等问题已造成胃癌不断年轻化的趋势。

李进教授表示,上医治未病,胃癌这一未病的上医就是自己。一旦发现胃部不适或体重下降等异常情况,应当第一时间就医;高危人群更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尽早发现、尽早诊治。

晚期胃癌是所有实体瘤中的第一号难题。沈琳教授坦言: “以前说‘化疗化疗,一化就了’,其实代表着一种面对绝大部分晚期胃癌患者的无奈。失去了手术治愈的机会之后,以往只能采用化疗;而化疗药物疗效有限,即便发展至新型化疗方案,通常也只能带来不到一年的生存获益,所以到了这一步,往往就意味着患者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

胃癌研究历尽千帆 一线创新终尝甜头

基于胃癌之难,近年来,针对性创新治疗的探索力度正在不断加大,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在其他癌症治疗中进展飞速的靶向治疗,用于胃癌却并不如意,“EGFR/HER2药物在乳腺癌领域获得了成功,但在胃癌领域仅获批一个药物,疗效持续时间也较短。”沈琳教授表示。不仅如此,HER2靶向药物适用的中国患者人群非常有限,仅13%-14%左右 。

面对绝大部分HER2阴性患者的巨大未满足需求,研究者在当下大热的免疫治疗领域进行了众多探索,从用于标准化疗失败之后的治疗阶段发展到初始治疗阶段。尽管小有成绩,但与肺癌免疫治疗的全线成功相比,胃癌的免疫探索之路凶多吉少。

通常而言,在伦理审查要求的规定之下,新药的研发需要从无法进行常规治疗的人群开始进行临床试验,因此三线及后线治疗情况是探索的第一步,进而才能发展至二线与一线治疗的研究。胃癌免疫治疗在三线研究取得疗效与安全性认证之后,二线遇败,而后研究者仍然孜孜不觉地继续往前,开展了一系列一线研究,但始终没有迎来好消息。“但没有人会否认PD-1和PD-L1抑制剂在胃癌中一定会有一类有效人群。”尽管如此,沈琳教授仍然满怀信心。事实上,她也正是胃癌免疫一线治疗CheckMate -649研究的中国主要研究者。

令人欣慰的是,免疫治疗终于看到了曙光。沈琳教授表示,今年是消化系统肿瘤,尤其是胃癌的“丰收年”。3月,中国首个胃癌免疫治疗药物欧狄沃(纳武利尤单抗)获批,用于治疗先前接受过两种以上疗法的晚期胃癌患者;9月,大型国际临床研究CheckMate -649传来喜讯,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用于晚期胃癌的一线治疗获得成功,相比目前化疗的标准治疗,显着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获益,这也是近十年来晚期胃癌一线治疗领域取得的首个重大突破。

谈及CheckMate -649研究,作为这项研究的中国主要研究者,沈琳教授毫不掩饰激动的心情:“这样实实在在的结果与数据一定会改变全球整个胃癌一线治疗的格局,并且毫无疑问地会成为我们重要的治疗指南依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Int Arch Allergy Immunol:过敏性鼻炎儿童特异性舌下免疫治疗安全性的风险因素研究

良好的依从性往往归因于舌下免疫疗法(SLIT)的良好疗效和安全性。然而,很少有关于儿童SLIT治疗安全性的研究。

免疫治疗头颈部鳞癌一线长生存数据公布

免疫治疗作为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的超级新星,获批的适应证已经覆盖了十余种实体瘤和血液肿瘤。在近期举行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上,免疫治疗更是大放异彩,公布了多项重磅研究长期随访结果。这无疑显示出了

J Allergy Clin Immunol:300°IR舌下片是一种有效的、安全的治疗屋尘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的方法

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屋尘螨:粉尘满 1:1提取物的300反应指数(IR)舌下片剂在中度至重度HDM诱导AR的青少年(年龄≥12岁)和成人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情况。

PNAS:益生菌显奇效!王锋团队报道双歧杆菌可缓解癌症免疫治疗副作用

免疫检查点阻断作为有效的肿瘤免疫治疗手段,近年在临床应用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针对 CTLA-4 和 PD-1 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提升抗肿瘤效力的同时,打破了免疫平衡,并由此引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反应。

Clin Otolaryngol:过敏性鼻炎舌下免疫治疗的回顾和元分析

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炎症,影响着全球约20%的人口。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鼻内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皮下和舌下免疫治疗(SLIT)。最近,有研究人员评估了SLIT在治疗草花粉诱导的成人AR

Cell:脑转移免疫治疗新靶点,张思园团队揭示中枢神经系统髓系细胞对脑转移的调控作用及机制

随着对原位肿瘤系统化治疗的发展进步,近年来,继发性的肿瘤脑转移在临床上更趋多见,主要来自黑色素瘤、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晚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