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全科医生“叫好不叫座”困局?

2018-03-27 杨瑞静 健康界

为什么很多全科医学生选择转岗成为其他专科医生?按照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全科医生3年规划培训只有6个月或8个月的基层实践,其他时间都是在临床轮转培训。

为什么很多全科医学生选择转岗成为其他专科医生?按照我国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标准,全科医生3年规划培训只有6个月或8个月的基层实践,其他时间都是在临床轮转培训。

“就像学生去烹饪学校想要学做蛋糕,可是大部分时间都被安排学做川菜。于是毕业后,学生们就选择成为川菜厨师。”和睦家全科实习教育中心主任方玉婷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毫不避讳地指出我国全科医生规培方向出了问题。

3月22日,和睦家举行第一批全科医生毕业典礼。在谈及中国全科医生状况时,方玉婷表示,全科医生缺口太大,医院很难招到全科医生。所以和睦家就推出了“全科医生培训计划”,培养一批合格的全科医生,满足患者需求。

全科规培“营养不良” 医学生纷纷转岗

由于我国综合医院普遍缺乏全科医学病床及门诊服务,全科医学生的培训重点集中在27个月的临床专科轮转中,致使学生的临床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脱节。

据参加全科医生培训计划的医生尹超介绍,她所在医院的全科医学生毕业后几乎没有人选择做全科医生。“大医院的全科医学生轮转时接触到的都是罕见病,导致医学生不能认识到全科医学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轮转的地点几乎都是病房,而全科医学主要在门诊发挥作用,其结果就是医学生不知道全科医学要做什么。”

三甲医院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设备,但具有全科带教资格的老师异常缺乏,临床教学任务大多由专科医生转岗培训后担任,或直接由专科医生带教指导。方玉婷说道,这也是部分学生放弃全科医生岗位的原因,“或受到熏陶,或出于敬仰,很多学生会被专科导师影响,而转向专科。”

在和睦家的“全科医生培训计划”中,专科医生要按照美国规培的方式完成3年培训。根据进入培训项目的年级,每位在职培训医生每周都会有1至4个半天的全科门诊,这些门诊都由全科医生带教。

尽管和睦家医疗有丰富的资源优势和专业的教学手段,但是仍有50%的全科医学培训生无法坚持到毕业。

“做一名全科医生越来越难。”来自英国的全科带教老师裴安平医生说,“全科医生要负责健康时期、疾病早期乃至经专科诊疗后无法治愈的各种病患的长期照顾,无论服务对象有无疾病,全科医生都要为其提供令人满意的照顾。而随着医学内容的丰富,一个医生很难掌握全部医学知识和技能。”

广撒网让医疗过度 全科医生全程照护

全科医生扮演的角色是“健康管理”的践行者和主心骨,即用全程照护的理念对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医生。其核心不在于全面,而在于全程照护的理念,全程照护时间纵向上可以贯穿患者的一生。

通过持续性地看一个病人,全科医生能掌握病人的病史。清楚地掌握病人的病史,要胜过让病人做10个检查项目。

“如果一个对疼痛忍耐力强的人突然说自己胸口疼,我会很担心;而一个被蚊子叮一口都觉得疼痛难忍的人,突然说胸口疼,我倒不会有特别大的担心。因为我了解他们对疼痛的忍耐度,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所以会有相对精准的鉴别诊断。”方玉婷介绍道,全科医生能长期跟踪病人的健康状况,而专科医生往往只能通过几分钟的问诊了解病人病史。

尽管目前医学发展迅速,新的技术手段不断涌现,但了解病人病史仍然是论断疾病最重要、最基本的手段。然而,越来越多的医生开始轻病史,重检查。

北京一家知名三甲医院医生曾指出,对于像外科这样手术比较集中的大科室而言,过度检查背后一大原因就是为了规避医疗风险。

胡大一曾表示,“过度医疗”有时很难避免,因为医学中存在大量位置领域,很多疾病的具体原因不清楚。为此,一些医生抱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把检查的网撒得大一些,力图捞到“疾病”这条鱼。

区别于专科医生的“广撒网多捞鱼”,全科医生更像是“咬定青山不放松”。

在裴安平看来,过度医疗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为了病人长期的健康考虑,全科医生会建议病人避免过多的检查。在基于对病人身体状况长期的跟踪了解后,医生更倾向于安全、保守的治疗。相比于专科医生以疾病为中心,在全科医生眼中,服务对象的长期健康是第一位。”

以人为中心的全面照顾是全科医生的灵魂,也是有别于其他专科医生的最大特征。

专科医疗只负责疾病形成后一段时期的诊治,而在疾病解决后,全科医生还会一如既往地照顾人们的健康。与专科医生相比,全科医生就像“经济适用男”一样,有更高的忠诚度和体贴度。

铺就高薪之路 全科医生大有可为

专科的出现是医学发展的结果。但随着分科地越来越细,年轻医生进入专科越来越早,也造成了医生技术知识的局限化,“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情况越来越多。

“有的病人找到我,说自己胸闷。经过诊断确定心脏没有出问题后,除了让病人挂其他科室,我别无他法。”在尹超看来,中国不缺专家,病床也不少,可这又能解决多少问题?

“一名专科医生,每天面对单一的病种,无法给病人提供全面的治疗和建议。”于是尹超选择转到全科医生。在她心中,开一家全科诊所,是全科医学的最理想的状态。

在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的背景下,常见病到社区,罕见病住医院,再加上大型医院开始逐渐取消普通门诊,优秀的医生开办诊所势必将承接越来越多的首诊医疗服务。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 就曾表示,诊所内80%的疾病都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全科足以覆盖。

包容与开放的态度让深圳成为了医生开诊所的沃土。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已有社会办医疗机构共3554家。推广“罗湖模式”的深圳,也早就认识到了全科医生的重要性。在提升全科医生薪酬待遇上,走在了其他城市前面。

2015年,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全科医生60万年薪让人羡慕;2016年,罗湖医院集团招聘全科医生也打出“年薪30万”的“广告”。民盟医卫委委员罗宇民据此预测,5年内全科医生年薪或达到100万。

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从薪酬待遇、职业规划等方面,对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提出了诸多优惠举措。

全科医生,似乎一夜之间成为宠儿。政府多次发文鼓励,各地也纷纷制定全科医生激励政策。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上交为全科医生谋福利的议案、提案,或建议提高薪酬福利,或主张设置安置房……全科医生大有可为。

高薪之路已铺好。专科医生,你愿意转岗做全科医生吗?

作者:杨瑞静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3-27 swfzhanggui

    非常好.唱赞歌

    0

  2. 2018-03-27 龙胆草

    学习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谁说基层全科医生能力差?政协委员为其发声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与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在京召开,除了往年已经多次提出议案的老委员们,今年参会的还有很多新面孔。这些新委员大多来自基层,他们的提案虽然尚显稚嫩,但其建言都经过认真调研,能切实反应人民的需求。有这样一位年轻的基层全科医生,作为第一次参会的政协委员,她又带来了哪些好的提议呢?

政府工作报告让全科医生再火一把!也听听他们的心声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为全科医生发展注射一针强心剂,全科医生人才队伍培养成为国家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支柱性举措。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上交为全科医生谋福利的议案、提案。其中或建议提高薪酬福利,或主张设置安置房……透过代表委员的建言献策,全科医生的职业发展或许即将迎来飞跃。倾听陕西省山阳县卫计局副局长徐毓才在观看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时,看到关于全科医生培养的消息后备受鼓

王宁利委员:全科医生不代表就是基层医生

“有些人把全科医生叫做基层医生,这是对全科医生的误解,容易让人理解为全科医生的待遇不高、职业前景不太好,这不利于百姓健康‘守门人’的培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建议,科学看待全科医生,改善其待遇,让全科医生用得上、留得下。王宁利认为,全科医生工作地点立足于社区,面向全社会,但不代表就是基层医生。从国外经验来看,全科医生水平是比较高的。全科医生首先是一名专科医生,掌握了内外

全科医生要加薪拓宽晋升通道 更要减负?

全科医生制度从提出发展到现在,经历过顺境也经历过逆境。并且无论是各地政府还是国家都对此倾注了巨大的心血和努力。当然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绩是显着的,据悉去年,相关报道称“我国超5亿人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但在一片形势大好的当今,家庭医生的现状却并非如此乐观,人才紧缺情况仍然非常严重,令人担忧。在今年两会的休息时段,两位全国医生的一段对话,引来了不少代表的同感,更让我们对真实情况下

给全科医生涨薪20%,这个省太给力了!

3月21日,贵州省卫计委发布了“贵州省卫计委面向社会全面公开征求《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意见稿》),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尤其是全科医生待遇方面,提出了诸多实施方案。

专家下基层不新鲜 这次社区医生“上”三甲

三甲医院医生下基层早已不是新鲜事,不过您听说过社区医生“上”三甲医院坐诊吗?这样闻所未闻的事在宁波市第一医院(以下简称“宁波一院”)成为现实,同时引发热议。三甲医院这么做,莫不是在挖人才?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