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国内首例一站式TAVR+PTSMA术

2020-04-18 潘文志 周达新 MedSci原创

4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一例“一站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TAVR+PTSMA)。通过文献检索证实,国内尚未有同类手术报道

4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一例“一站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TAVR+PTSMA)。通过文献检索证实,国内尚未有同类手术报道,全世界也仅有数个同类病例报道。

1. 病例基本情况

接受该手术的是一例77岁女性,术前超声心动图显示: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平均压差45 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65%,左室肥厚(室壁厚度16-25mm),二尖瓣中度反流(图1)。术前CT显示主动脉根部解剖适合TAVR,左心室壁肥厚(图2)。

图 1  患者术前超声心动图

图2 患者术前CT

经右侧股动脉顺利植入26mm启明Venus-A 瓣膜,主动脉根部造影显示瓣膜支架位置合适,轻度瓣周漏,冠脉显影清晰(图3)。

图3 冠脉显影

但患者血压明显降低(70/40mmHg),并出现肺水肿。食道超声显示极重度二尖瓣反流,二尖瓣向室间隔前移(SAM现象),并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导管测压压差60mmHg),见图4。

图4 食道超声

经过仔细评估及反复讨论,决定给患者实施紧急的(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PTSMA)。

 

2 手术经过

反复尝试,使用XB 3.5导管通过瓣膜支架网孔进入左冠开口进行造影(图5)。之后在第一间隔支注射无水酒精2ml 实施心肌消融术(图6)。消融后2分钟,患者血压升高至160/90mmHg,食道超声显示二尖瓣反流降低为中度,SAM现象缓解(图7)。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正在康复中。该例手术由葛均波院士、周达新教授以及潘文志、陆浩、李伟等医生完成。

图5 使用XB 3.5导管通过瓣膜支架网孔进入左冠开口进行造影

图6 实施心肌消融术

图7 术后食道超声

3 总结

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HOMC)被列为TAVR禁忌症,该例手术显示对合并有HOMC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一站式TAVR+PTSMA是可行的。对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一方面左心室流出道梗阻容易被掩盖,同时,TAVR术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会即刻加重导致紧急风险,本病例成功处理为类似案例提供很好经验参考。

作者:潘文志 周达新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TAVR后接受利伐沙班有助于减少小叶异常风险

研究认为,基于利伐沙班的抗血栓策略可减少人工主动脉瓣置换后患者小叶异常风险

NEJM:经导管或外科主动脉瓣置换5年结果差异研究

研究认为,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对严重主动脉瓣狭窄伴中度手术风险患者的临床改善效果与主动脉瓣置换术相当

JACC:SURTAVI试验确认贝叶斯分析的2年完整结果

SURTAVI试验对所有手术中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证实了此前中期贝叶斯分析确定的TAVR在全因死亡率或致残性卒中方面并不劣于外科手术。

Circulation:美国TAVR注册研究报告:介入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与三叶式瓣膜相当

二叶式主动脉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力学表现,尤其是0型二叶瓣,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易发生瓣周漏、瓣膜移位、主动脉夹层等并发证,其手术难度和风险均高于三叶式主动脉瓣。

JACC:低风险TAVR患者冠脉通路和主动脉瓣再介入的可行性

在很多低风险患者中,TAVR对未来的冠脉通路和主动脉瓣再介入产生了挑战。

ACC 2020:TAVR对二叶式主动脉瓣治疗效果良好

根据在ACC.20/WCC中公布的一项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对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的成功率很高,患者30天内死亡或致残的风险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