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 CELL:杨辉、陈子江等发表新成果!新型高效**的基因靶向整合策略

2018-05-23 细胞 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5月21日,《DevelopmentalCell》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Tild-CRISPR Allows for Efficient and Precise Gene Knockin in Mouse and Human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子江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

5月21日,《DevelopmentalCell》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Tild-CRISPR Allows for Efficient and Precise Gene Knockin in Mouse and Human Cell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杨辉研究组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子江教授课题组合作完成。

该研究设计了一种新型基因靶向整合策略Tild-CRISPR,它可以在小鼠和人的细胞中实现高效精确的基因敲入。Tild-CRISPR不仅适用于高效地构建小鼠动物模型,同时为研究体内的基因功能以及开发潜在的基因疗法提供新思路。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方法极大地促进了体内和体外的转基因靶向整合。传统的同源重组(HR)介导的整合策略在动物胚胎和组织中效率低下。非同源末端接合(NHEJ)和微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MMEJ)策略只能在某些系统内提高效率。该研究团队之前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同源臂介导的末端接合(HMEJ)为基础的策略可以在小鼠胚胎以及小鼠体内实现高效地靶向整合。但是实现高效地构建条件性基因或大片段基因敲入小鼠模型,以及在人胚胎上实现高效靶向整合等仍存在技术壁垒。

研究模式图:Tild-CRISPR,通过体外PCR扩增或者精确酶切获得含有800bp同源臂的线性转基因供体,可以在小鼠胚胎,小鼠大脑以及人胚胎中实现高效的DNA靶向整合。

在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基于CRISPR/Cas9系统,设计了一种新的靶向整合策略Tild-CRISPR (Targeted Integration with Linearized dsDNA-CRISPR),通过PCR扩增或者精确酶切获得含有800bp同源臂的转基因供体与Cas9 mRNA以及single-guide RNA一起注射到小鼠受精卵中。相比现有的靶向策略,该方法在注射的小鼠胚胎中表现出最高的敲入效率,并成功地在6个不同的位点分别获得了从0.8 kb到6.0 kb 不同长度外源基因的敲入小鼠。同时,与HR或HMEJ介导的方法相比,Tild-CRISPR在子宫内电转实验中显示了更强大的体内DNA 敲入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人类胚胎中,Tild-CRISPR方法的基因敲入效率比HR介导的方法高12倍,这极大地促进了人类胚胎发育的研究以及疾病突变的修复。

综上所述,该工作建立了一种新的基因靶向整合策略Tild-CRISPR,通过体外PCR扩增或者精确酶切获得含有800bp同源臂的线性转基因供体,可以在小鼠和人的细胞中实现高效的DNA靶向整合,为研究体内的基因功能和开发潜在的基因疗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项工作由神经所助理研究员姚璇博士、博士研究生王兴与仁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章美玲博士在神经科学研究所灵长类疾病模型研究组杨辉研究员与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陈子江教授的指导下完成。课题组其他成员积极参与,并得到生化细胞所孟飞龙研究员、神经所实验动物平台、分子细胞平台与光学成像平台的大力协助。本工作得到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上海市辅助生殖和生殖遗传重点实验室,国家研究和发展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原始出处:
Xuan Yao,Meiling Zhang, Xing Wang, et al.Tild-CRISPR Allows for Efficient and Precise Gene Knockin in Mouse and Human Cells.developmental cell.Volume 45, Issue 4, p526–536.e5, 21 May 2018

作者:细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9-03-26 维他命
  2. 2018-05-26 fzwish20000
  3. 2018-05-27 沙漠浪人

    基因靶向治疗是以后的方向

    0

相关资讯

ACIE:化学半合成法发现抗结核新型化合物

结核病(tuberculosis,TB)是世界第二大致死性感染疾病,近年来由于结核感染与艾滋感染的协同作用、全球人员的不断流动、不合格的公共卫生项目、耐药性及感染的持久性等原因,使开发新型抗结核药物的需求更为迫切。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张立新实验室使用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的牛型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bovis减毒株bacillus Calmette-Guérin,即BC

Clin Cancer Res:非小细胞肺癌MCT1靶向药物AZD3965进入临床试验

近日,来自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药物AZD3965或许可以有效治疗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恶性的肺部癌症,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Clinical Cancer Research上。 癌症研究者当前在对一种疗法进行研究中发现该疗法药物可以引发肿瘤能量产生的改变,癌细胞中利用糖酵解有一种开关,而糖酵解需要较少的氧气而且可以产生乳酸盐作为副产品;特定分子比如单羧酸盐转运蛋白(

EBioMedicine:研究人员发现新型天然小分子调节免疫重塑肿瘤微环境治疗肝癌

近日,《细胞》出版社和《柳叶刀》杂志联合支持的 EBioMedicine 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人口健康领域)王慧组的研究论文 A Natural CCR2 Antagonist Relieves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mediated Immunosuppression to Produce a Therapeutic Effect for

Sci Immunol.:新型血液细胞 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救星”!

皇家研究院药物分子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分析了干燥综合症患者的血液样本。干燥综合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着眼睛和嘴腺体的粘膜和湿度分泌,通过测量,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患者某个特定的免疫细胞类型显着增加,这一免疫细胞称为T卵泡监管细胞(总生育率细胞)。

JAMA Psychiatry:新的研究发现,许多不同类型的焦虑和抑郁存在,你属于哪一种?

研究人员在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五类新的精神疾病,这些类别涵盖了目前更广泛的焦虑和抑郁症的诊断。

Cell丨曹雪涛组阐明新型长非编码RNA介导固有免疫的反馈调节机制——徐平龙、侯法建点评

宿主的固有免疫系统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感应入侵病原体激活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清除病原体的目的。针对于RNA病毒的入侵,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I)受体识别胞质病毒RNA并产生I型干扰素(type I interferons ,IFNs)及细胞因子。然而,IFN的过度表达则会引发机体自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