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2015:6大专场,28项重大临床研究结果汇总

2015-08-31 MedSci MedSci原创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5),共6个专场,将发布28项的临床研究成果,下面汇总给大家。 急性心肌梗死专场 1.BACC研究:应用高敏肌钙蛋白I(hs-TnI) 1小时诊断路径快速准确诊断心肌梗死 2.DOPPLER-CIP研究:预测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形态和功能重塑的最佳无创性参数 3.ALBATROSS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

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 2015),共6个专场,将发布28项的临床研究成果,下面汇总给大家。

急性心肌梗死专场

1.BACC研究:应用高敏肌钙蛋白I(hs-TnI) 1小时诊断路径快速准确诊断心肌梗死

2.DOPPLER-CIP研究:预测慢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心室形态和功能重塑的最佳无创性参数

3.ALBATROSS研究: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醛固酮阻断剂,评估早期应用醛固酮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心肌重构发生。

4.PRomPT研究:对于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周围区域填塞预防不良左心室重构

5.CIRCUS研究:环孢菌素是否可改善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提示环孢菌素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文章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上:NEJM:急性心肌梗死在PCI前使用环孢素没有得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心力衰竭”专场

1.OptiLink HF研究:基于置入装置的远程监测对心衰发病率和死亡率的警示作用,OptiLink HF研究探讨通过置入装置远程监测阻抗对于心衰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影响

2.CUPID 2研究:对终末期心衰患者冠脉内注射AAV1/SERCA2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b期)。CUPID 2研究则探索基因治疗对于进展期心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项研究为Ⅱb期研究,该基因治疗方法在心衰患者中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期待这一研究结果的发布

3.SERVE-HF研究:评估伴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的慢性心衰患者接受匹配伺服通气(adaptive servo-ventilation,ASV)治疗的效果

4.BENEFIT研究:评估苯并咪唑对锥虫病的治疗

冠心病专场

1.PLATFORM研究:疑似冠心病患者应用FFRCT诊断策略与常规诊疗的比较。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是一个功能学指标,评估一个病变是否应该放支架,FFR比造影更有意义。FFRCT是一种基于CT的无创的评估FFR的方法,是将两个判断病变是否需要置入支架的金标准结合在一起,因此是非常有意义的。FFRCT能够完全无创地判断一个病变是否具有功能学意义,其价值超过了任何有创的检查。当然, FFRCT仍处在研究阶段,去年底才获得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目前仅有美国的十几家中心常规开展此项检查。其有效性和准确性仍需验证。

2.ABSORB STEMI TROFI Ⅱ研究:生物可吸收依维莫司洗脱支架与持久多聚依维莫司洗脱金属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3.ABSORB 日本研究:比较应用生物可吸收支架和金属药物洗脱支架患者12个月时临床转归和13个月时血管造影情况

4.MATRIX研究:评估经桡动脉路径冠脉介入治疗能否减少不良出血事件

5.PRESERVATIONⅠ研究:大面积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的预防

糖尿病/药物治疗专场

降糖药物的心血管风险是近年来关注焦点。DDP-4和GLP-1类降糖药,在心血管风险方面较传统的药物可能更佳,而传统的磺脲类药物,心血管的风险一般认为相对较高。大会日程主席吉纳维芙·德鲁摩斯(Genevieve Derumeaux)教授指出,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由于受到其潜在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的影响而日渐衰落,因此,糖尿病/药物治疗专场发布评估药物心血管安全性的研究结果非常重要。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要求所有降糖药物在注册上市(包括Ⅱ期、Ⅲ期)的研究中,与安慰剂对照相比,对包括卒中、心肌梗死或二者复合的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结果必须是非劣效性的。

1.TECOS研究:评估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TECOS研究是截至目前,有关新型降糖药物心血管安全性随机、事件驱动的研究中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鉴于在2型糖尿病临床药物治疗安全性方面东西方并无显著性差异,所以TECOS 研究的结果也可以给中国医生的临床工作提供借鉴(ADA 2015:DPP-4抑制剂西格列汀心血管安全性良好(TECOS研究) )。
 
2.ARTS-HF研究:Finerenone与依普利酮治疗2型糖尿病和(或)慢性肾脏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加重的患者

3.ELIXA研究:评估 Lixisenatide对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ADA 2015:ELIXA试验将公布结果)
 
4.SCOT研究:比较塞来昔布和传统非类固醇抗炎药治疗的心血管安全性
 
5.OPTIDUAL研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后应用氯吡格雷12个月与48个月的比较

高血压专场

1.ATTEMPT-CVD研究:替米沙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大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评价替米沙坦(telmisartan)对心血管保护作用的大型生物标志物研究

2.PATHWAY 2研究:难治性高血压的优化治疗。ESC大会日程主席吉纳维芙·德鲁摩斯(Genevieve Derumeaux)教授指出,去肾脏交感神经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的研究结果令人沮丧,PATHWAY 2研究或能为这一领域带来希望。

3.PATHWAY 3研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单药或联用利尿剂治疗比较

4.PARAMETER研究:比较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LCZ696)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对老年人群动脉硬度的影响

房颤与起搏专场

1.UNDER-ATP研究:三磷酸腺苷引导房颤消融的有效性

2.EAST-AF研究:房颤消融后短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有效性

3.BELIEF研究:接受导管消融的长期持续性房颤患者经验性实施左心耳封堵术长期预后

4.AEGEAN研究:教育和指导项目对于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应用阿哌沙班依从性的影响

5.LEADLESSⅡ研究:无导线起搏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无导线起搏器是一项革命性技术,而关于该技术的前期临床研究并不多,而且有些临床研究还显示了无导线起搏器的副作用。在副作用出现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引起了广泛关注。当然,无导线起搏器肯定是未来的方向。对于这种方向性的技术,安全性肯定是首要考量,其次是有效性。LEADLESSⅡ是LEADLESS的后续研究,其对无导线起搏器既往遇到的问题一定会有评价。同时,无导线起搏器应用范围应该还有拓展空间。在LEADLESS研究时仅评价了单腔起搏器的VVI起搏模式,在LEADLESSⅡ研究中可能会扩展到对双腔起搏器应用的评价,这也是我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 2015:NSTE-ACS 2015版指南更新要点

NSTE-ACS包括了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其发病率高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3-5:1),住院期间死亡率不低于STEMI,出院后6个月内死亡率甚至高于STEMI,而目前临床对其诊断与治疗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制订NSTE-ACS指南十分必要。根据ECS的指南编写和更新原则,每间隔4年ESC要对上一版指南进行全面更新,上一次更新为2011年,因此,2015年进行

李剑明解读:ESC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新指南将新在哪儿?

2015 ESC临床实践指南(2015 ES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该专场将公布有关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肺动脉高压、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心包疾病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5大指南更新。虽然大会这盘“主菜”还没上,但是壹生心血管频道为您准备了些“前菜”——我们邀请到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就指南可能更新的方面进行了分析、预测。2011版ACC/AHA/ESC

ESC 2015(2015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亮点

ESC 2015一组数字   5天的学术盛宴   150个相关话题   140个国家参会人员   2.7万余名医护人士   1.1万余篇摘要投稿   500场报告   180多个参展企业 会议主题——环境与心血管健康 ESC 2015以“环境与心血管健康”为会议焦点,以“特色专场”(Session Types

荆志成教授:从肺动脉高压研究史,探ESC 2015新指南新意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荆志成教授 ESC上版肺动脉高压诊疗指南发布于2009年,今年ESC年会期间将发布新指南。荆志成教授指出,近20余年,学界在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遗传学、诊断分类及治疗、新药研发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指南更新势在必行。2014年,相关专家向ESC提出更新指南,更新点包括流行病学数据、遗传学发现(2013年新发现基因突变引起平滑肌细胞钾通道开放障碍导致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

ESC 2015:肺动脉高压指南亮点

1,新的治疗流程是新版指南最大亮点,并给出简明表格提示应当何时使用新近批准上市的药物。治疗策略基于患者的风险评估。2,指南基于近期研究证据对序贯和初始联合治疗做了推荐,并首次推荐“早期考虑行肺移植治疗”。3,针对CTEPH(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也推荐了新的治疗流程,包括外科、药物和介入治疗。4,指南基于新证据更新了肺高压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分型,对儿科情况也进行了分类,并将肺血管抵抗(pulmon

ESC 2015: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指南亮点

1,新的治疗流程是新版指南最大亮点,并给出简明表格提示应当何时使用新近批准上市的药物。治疗策略基于患者的风险评估。2,指南基于近期研究证据对序贯和初始联合治疗做了推荐,并首次推荐“早期考虑行肺移植治疗”。3,针对CTEPH(慢性血栓栓塞性肺高压)也推荐了新的治疗流程,包括外科、药物和介入治疗。4,指南基于新证据更新了肺高压的临床和血流动力学分型,对儿科情况也进行了分类,并将肺血管抵抗(pul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