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心肌梗死后心脏的动态水肿反应

2017-07-09 xiangting MedSci原创

MI后的水肿遵循双峰模式,这影响了MaR的CMR估计。

旨在通过心脏磁共振(CMR)特征化心梗后心肌的临床方案需要考虑到缺血事件后早期的动态生物学现象而实现标准化。这项研究通过CMR评估了ST段抬高MI(STEMI)患者水肿反应的时间过程,并评估了其在患者和大型动物模型中对心肌-风险(MaR)量化的作用。

研究人员前瞻性地招募了经血管成形术治疗成功的16例前壁STEMI患者和16例匹配对照。总共进行了94次临床CMR检查:STEMI患者被连续扫描(在再灌注后的3小时内,在第1,4,7和40天),而对照组仅进行1次。在所有时间点评估T2W-STIR(如CMR-MaR)心肌T2弛豫时间(T2-图)和水肿程度。在实验研究中,20只猪经过40分钟缺血/再灌注,然后在再灌注后120分钟和1,4和7天进行连续CMR检查。参照MaR在冠状动脉闭塞期间通过对比多检测计算机断层扫描(MDCT)进行评估。广义线性混合模型被用于考虑重复测量。

在人类中,缺血心肌的T2弛豫时间从再灌注后的早期至24小时显著下降,然后增加至第4天,从第7天下降达到一个平台。因此,T2W-STIR测量的水肿程度("CMR-MaR")随着CMR检查的时间而变化。这些发现在实验模型中得到证实,显示仅在再灌注后第4天和第7天的CMR-MaR值与延迟性水肿波相符,与参考MDCT测量的值相似。

MI后的水肿遵循双峰模式,这影响了MaR的CMR估计。STEMI后水肿的动态变化突出了CMR定时检查MaR标准化和量化心肌抢救的需要。根据目前的临床和实验数据,MI后第4至7天的时间窗口似乎是标准化的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研究其他因素对这些变量的影响。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7-10 135****7952平儿

    学了。。。。。。。。。。。

    0

  2. 2017-07-09 1e0ece0dm09(暂无匿称)

    谢谢分享

    0

  3. 2017-07-09 清风拂面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4. 2017-07-09 执着追梦

    学习,谢谢分享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