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rt:充血的血管阻力预测心肌梗死后的临床结局和微血管损伤!

2017-07-01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AMI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HMR即时测量的临界值为3 mmHg-1•s ,可以识别MVI患者中那些不良临床结果高风险的个体。为此,HMR优于CFR。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微血管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可鉴别临床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这些患者可能受益于辅助治疗。近日,在心脏病领域权威杂志Heart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旨在比较侵入性测定的冠脉血流储备(CFR)和充血的微血管阻力(HMR)在预测长期临床结局以及心脏磁共振(CMR)定义的微血管损伤(MVI)的效能。

研究人员在AMI后血运重建获得参与者的同步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速度和压力测量值,并将五个中心的数据进行合并。完成了临床随访的176例患者(平均年龄60±10岁;140例(80%)为男性;130例(74%)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和46例(26%)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3.2年。在110例STEMI患者中,研究人员进行了额外的CMR。

17例(10%)患者发生了死亡和因心衰入院的复合终点。研究人员发现预测复合终点的最佳临界值来CFR为1.5,对于HMR为3mmHg-1•s。CFR<1.5预测的复合终点(风险比为3.5;95%可信区间为1.1至10.8),而不是它的各个组成成分。HMR≥3 mmHg-1•s预测复合终点(风险比为7;95%可信区间为1.5至33.7),其个别组分也一样。HMR在预测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比CFR要大。HMR仍是不良临床预后和MVI的独立预测因子,而CFR不是。

由此可见,AMI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HMR即时测量的临界值为3 mmHg-1•s ,可以识别MVI患者中那些不良临床结果高风险的个体。为此,HMR优于CFR。

原始出处:

Guus A de Waard,et al. Hyperaemic microvascular resistance predicts clinical outcome and microvascular injury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Heart. 2017. http://dx.doi.org/10.1136/heartjnl-2017-31143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Heart:白细胞介素-6抑制剂对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微血管内皮功能的有何影响?

由此可见,在住院期间或6个月后,托珠单抗治疗不会影响CFR。托珠单抗会增加住院期间VCAM-1的水平,但这并不与这些患者CFR降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