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GJ:三级医疗机构横断面影像学检查发现炎症性肠病狭窄、穿透并发症和肠外表现的患病率

13小时前 xuyihan MedSci原创

在接受横断面影像学检查的CD患者中,约40%有狭窄或瘘管性疾病的证据,7%的IBD患者有可检测到的肠外表现。这些结果凸显了疾病负担,以及针对这些疾病表型的特异性治疗的必要性。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复发性和缓解性免疫介导的胃肠道疾病,与患者的发病率和生活质量下降相关。IBD患者常出现狭窄、穿透性并发症和肠外表现。IBD治疗的选择不仅取决于疾病的严重程度,还取决于是否存在相关的肠道和肠外并发症。关于IBD患者中这些并发症患病率的数据有限。横断面成像在评估管腔疾病方面的广泛应用已导致狭窄和穿透并发症的报告,但也有肠外表现的偶然发现。

研究人员在安大略省伦敦的两个三级医疗中心进行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确定了CD患者狭窄和穿透性并发症(狭窄/瘘)的患病率,以及通过CTE或MRE检测到的IBD (CD或UC)患者的肠外表现的患病率。

纳入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接受CT小肠造影(CTE)或MR小肠造影(MRE)并确诊为IBD的患者(≥18岁)。分类变量用比例表示,连续变量用平均值和标准差表示。

 

557例IBD患者共进行615项影像学检查。38.2%(213/557)的患者为男性,平均年龄(45.6±15.8)岁,中位病程(11.0±12.5)年。在克罗恩病患者中,33.2%(169/509)存在狭窄,7.8%存在≥2条狭窄,66.3%考虑为炎性狭窄。肛瘘发生率为10.6%(54/509),最常见的为肛周瘘(27.8%),其次为肠外瘘(16.8%)和肠内瘘(16.8%)。7.4%(41/557)的IBD患者在横断面影像学上发现肠外表现,其中最常见的肠外表现为胆石症(63.4%),其次为骶髂关节炎(24.4%)、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4.8%)和肾结石(4.8%)。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在接受横断面影像学检查的CD患者中,约40%有狭窄或瘘管性疾病的证据,7%的IBD患者有可检测到的肠外表现。这些结果凸显了疾病负担,以及针对这些疾病表型的特异性治疗的必要性。

原文出处:

Vuyyuru SK, Solitano V, Aruljothy A, Alkhattabi M, Beaton M, Gregor J, Kassam Z, Marshall H, Ramsewak D, Sedano R, Sey M, Jairath V. Prevalence of stricturing, penetrating complications and extraintestinal manifestations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detected on cross-sectional imaging in a tertiary care setting. United European Gastroenterol J. 2024 Jul 29. doi: 10.1002/ueg2.1263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9074035.

作者:xuyih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UEGJ:益生菌治疗IBD的疗效和安全性

益生菌(尤其是多菌株制剂)似乎可有效诱导UC患者的临床缓解和预防复发,并可用于复发性贮袋炎。尽管如此,研究未发现益生菌对CD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强调了益生菌良好的安全性。

Nature:炎症性肠病的神秘面纱正在被揭开!

本文通过遗传学、免疫细胞和微生物组的研究,科学家们正在逐步揭开IBD的发病机制,并为开发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了新的希望。

AJG:维多珠单抗与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严重感染风险比较

与抗TNF相比,维多珠单抗与CD的严重感染风险增加相关,但与UC无关。尽管如此,严重感染的情况在两种药物之间似乎有所不同。这项研究结果强调了临床认识感染和两种疗法安全性的重要性。

DDS:既往接受过托法替布治疗的炎症性肠病患者对乌帕替尼的应答

在之前接受过托法替尼治疗的患者中,使用乌帕替尼治疗与大多数患者的临床改善相关,之后可以逐渐减少皮质类固醇治疗,并降低炎症的客观标志物。

杨敏团队、龚四堂团队发现糖原贮积病相关炎症性肠病的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有关

广东省人民医院儿科杨敏教授团队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消化科龚四堂教授团队联合开展研究,探索了GSD相关IBD的潜在机制。

JCC:炎症性肠病患者性功能障碍的患病率

性功能障碍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是在女性中。鼓励消化科医师采用整体方法筛查和治疗这些疾病可能会改善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