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芬戈莫德或可用于结直肠癌

2013-01-14 Cancer Cell 好医365 Steven译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在发现可诱发慢性肠道炎症和促进结直肠癌恶化的相关机制之后,近日又通过研究发现,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芬戈莫德或能削弱和消除结肠炎相关癌症(CAC)的发展。   这项发表在《癌细胞》杂志网页版上的研究是由梅西癌症中心的Sarah Spiegel博士领导进行的。Speigel博士的研究团队发现,鞘氨醇激酶1(SphK1)分泌增加会导致肠道内膜细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梅西癌症中心的科学家在发现可诱发慢性肠道炎症和促进结直肠癌恶化的相关机制之后,近日又通过研究发现,用于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药物芬戈莫德或能削弱和消除结肠炎相关癌症(CAC)的发展。

  这项发表在《癌细胞》杂志网页版上的研究是由梅西癌症中心的Sarah Spiegel博士领导进行的。Speigel博士的研究团队发现,鞘氨醇激酶1(SphK1)分泌增加会导致肠道内膜细胞合成更多的信号分子一磷酸鞘氨醇(S1P),这种分子会激活各种可导致慢性肠道炎症以及促进CAC发展和恶化的生物学机制。

  接着,研究人员利用动物模型试验证实,芬戈莫德这种药物可降低SphK1和S1PR1(S1P受体)的表达,从而干扰CAC的发展和恶化,即使肿瘤已经出现,药物也会产生相应的抑制效果。

  Spiegel博士称:“这项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或许是发现了芬戈莫德在治疗结肠炎相关癌症上的潜在作用。由于这种药物已获得临床应用许可,因此我们希望启动一项临床试验来评估这种药物与其他获准疗法联合起来治疗CAC患者的有效性。”

  实质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自我供给式的循环链条,这一循环链条可导致慢性肠道炎症并促进CAC的恶化。研究结果显示,SphK1和S1P分泌增加会使NF-kB和Stat3可处于持续激活状态,NF-kB和Stat3是两种被称为转录因子的蛋白,可控制细胞核内DNA为应对环境刺激而发生转录的方式;这两种转录因子持续处于活跃状态会使由免疫系统分泌的促炎小分子TNF-a和IL-6的合成增加;而炎症的增加反过来又会引起SphK1和S1P分泌的增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该研究首次证实SphK1和S1P与NF-kB、Stat3、慢性炎症以及CAC之间存在联系。

  Spiegel博士称:“由于炎性肠道疾病会增加结直肠癌的风险,因此下一步研究我们将对患有肠道易激综合症和结肠炎相关癌症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对血液中的S1P水平进行测量。结直肠癌是致死率最高的癌症之一,希望我们的研究能推进更有效疗法的研发。”


Sphingosine-1-Phosphate Links Persistent STAT3 Activation, Chronic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Summary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s an important risk factor for colorectal cancer. We show that 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 produced by upregulation of sphingosine kinase 1 (SphK1) links chronic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to colitis-associated cancer (CAC) and both are exacerbated by deletion of Sphk2. S1P is essential for production of the multifunctional NF-κB-regulated cytokine IL-6, persistent activation of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STAT3, and consequent upregulation of the S1P receptor, S1PR1. The prodrug FTY720 decreased SphK1 and S1PR1 expression and eliminated the NF-κB/IL-6/STAT3 amplification cascade and development of CAC, even in Sphk2/ mice, and may be useful in treating colon cancer in individual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Thus, the SphK1/S1P/S1PR1 axis is at the nexus between NF-κB and STAT3 and connects chronic inflammation and CAC.



    

作者:Cancer Cel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阿司匹林疗法仅能延长特定结直肠癌患者寿命

  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24日报告说,他们的分析显示,阿司匹林疗法能延长肿瘤内携带某个变异基因的结直肠癌患者寿命,对不携带这种变异的患者无效。   研究人员对964名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研究表明,肿瘤内拥有变异PIK3CA基因的患者确诊后的5年绝对存活率为74%,这类患者如果每日服用少量阿司匹林,其确诊后5年的肠癌相关绝对存活率为97%。不携带这种变异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对生存率没有影响。   

NEJM:癌症晚期患者或高估化疗效果

   美国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大多数接受化学疗法治疗的肺癌、结直肠癌晚期患者误认为化疗可以治愈所患疾病,而不是缓解症状或推迟死亡时间。   位于波士顿的戴纳-法伯癌症研究所以及波士顿地区几所大学和医院参与这项研究。研究人员调查美国多地1200名癌症患者。调查对象在4个月前确诊癌细胞扩散并接受化疗。   调查显示,肺癌患者中69%和结直肠癌患者中8

2012美国胃肠病学会年会热点

  2012年10月19日-24日在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威尼斯人度假村酒店召开的美国胃肠病学会(ACG)2012年科学会议和研究生课程的焦点将是新的胃肠病学研究、消化疾病的治疗以及临床实践管理。这次盛典预计迎来超过5000名胃肠病学家,已经吸引学者提交了创新纪录的2007篇摘要,包括1659篇壁报和67篇口头报告。   “我认为美国胃肠病学会的整体科学水平越来越高,所以吸引了很多人。” 美国胃肠病

多学科综合治疗是结直肠癌重要治疗模式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评述了中国结直肠癌治疗现状—进步与局限并存,从我国结直肠癌生存率、治疗手段进步以及发展局限性进行了深刻地剖析。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10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据WHO2008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仅为32%,低于北美国家。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早期结直肠癌患者比例低;二是我国医疗水平不均衡性。   我国结直肠癌诊治取得

Br J Surg :新型呼吸检测可检出结直肠癌

       近日,一项新的研究发现:一种类似于查酒驾中的酒精检测的新型呼吸检测方式,通过检测患者的气息而识别出结直肠癌的成功率高达75%,可作为一种癌症筛查方式。该项研究于12月5日在线发表于《British Journal of Surgery》杂志上。        可预示癌症的化学物 &nb

Am J Clin Nutr:对围手术期结直肠癌患者 益生菌减小感染风险

    我国一项由两家医疗中心开展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表明,益生菌用于围手术期结直肠癌(CRC)患者,可减小术后感染并发症风险,风险减小与血清连蛋白(Zonulin)水平相关;研究同时提出了临床调控通路概念。   该研究12月12日在线发表于《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Am J Clin Nutr)。   研究将150例CRC患者随机等分入对照组与益生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