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卒中误诊为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1例

2019-07-27 刘炎 杭春华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男性,20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失语1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自动睁眼,运动性失语,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

1.病例资料
 
男性,20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活动障碍伴失语1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自动睁眼,运动性失语,右上肢肌力1级,右下肢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正常,四肢肌张力正常,右侧巴氏征阳性,左侧巴氏征阴性。
 
头部CT扫描显示左侧颞叶边界清楚,边缘锐利的不规则混杂高密度影(图1A),DSA显示左侧颞叶病变,考虑动静脉畸形(图1B)。入院后1d行开颅左侧颞叶病变切除+血肿清除术,术后给予维持预防血管痉挛、营养神经、脱水等治疗。术后1d,复查头部CT扫描显示左侧颞叶血肿基本清除(图1C),复查头部CTA显示左侧颞叶病变已切除,无残留(图1D)。术后病理检查示间变性星形细胞瘤,伴小片坏死,WHOⅢ级。



图1 脑胶质瘤卒中手术前后影像A.术前头部CT示左侧颞叶边界清楚,边缘锐利的不规则混杂高密度影;B.术前头部DSA示左侧颞叶病变,考虑动静脉畸形;C:术后1d头部CT示左侧颞叶血肿基本清除;D.术后3d头部CTA示病变已切除,无残留
 
2.讨论
 
脑胶质瘤卒中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首次发作容易引起误诊。本文病例术前已行DSA检查,影像学表现考虑动静脉畸形。最后通过术中辨别和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卒中。
 
我们通过分析病例资料,总结误诊原因如下:①病史询问不详细,比如发病前有无头痛、癫痫等相关病史;②脑胶质瘤卒中的影像学特点及鉴别诊断掌握不完全。这是1例脑胶质瘤卒中误诊为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的报道。我们应该关注对于怀疑脑胶质瘤卒中的病人在术前需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分析影像学特征,明确诊断。从而有利于确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为病人妥善解决问题。
 
原始出处:

刘炎,杭春华.脑胶质瘤卒中误诊为脑动静脉畸形并出血1例[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8,23(06):448.

作者:刘炎 杭春华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0-05-31 fusion
  2. 2019-07-27 健健

    卒中虽然是临床上常见病,溶栓,取栓等血管内治疗也很成熟,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问题有待认知!

    0

相关资讯

Cell:药物研究有望抑制脑胶质瘤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江涛教授团队、香港科技大学王吉光教授团队与北京师范大学樊小龙教授团队合作,阐述了首次在继发胶质母细胞瘤中发现MET的第14号外显子跳跃(METex14),以及PTPRZ1-MET(ZM)融合基因和METex14等MET基因相关变异可促进脑胶质瘤恶性进展。该研究10月18日在线发表于《细胞》上。

Nat Commun:深圳先进院在磁共振影像示踪细胞治疗脑胶质瘤研究中获进展

11月14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团队在磁共振影像示踪细胞治疗脑胶质瘤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论文“MR imaging tracking of inflammation-activatable engineered neutrophils for targeted therapy of surgically treated glioma”(《磁共振影像示踪的中性粒细胞药物输运体系靶

脑胶质瘤诊疗规范(2018年版)

脑胶质瘤治疗需要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科、放射治疗科、神经肿瘤科、病理科和神经康复科等多学科合作,遵循循证医学原则,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优化和规范治疗方案,以期达到最大治疗效益,尽可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和总生存期(OS),提高生存质量。为使患者获得最优化的综合治疗,医师需要对患者进行密切随访观察,定期影像学复查,兼顾考虑患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和家庭活动、营养支持、疼痛控制、康复治疗和心理

1例脑胶质瘤并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与护理

患者,男性,18岁,因头痛、呕吐三天,抽搐一次于2016年6月18日07:30来诊。入院时患者神志清,烦躁,BP112/74mmhg,P106次/分,R22次/分,SPO295%,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入院后完善检查,头部CT示:右侧颞顶叶肿块,考虑高级别胶质瘤可能,大小53mm×50mm;血生化:钾2.79mmol/L,钠127mmol/L,二氧化碳12mmol/L,GLU14.8mmol

脑胶质瘤终获突破 科学家找到靶向药物与化疗药的潜在联合方法

胶质瘤是儿童除白血病之外最常见的肿瘤,也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并且是儿童最常见的致死疾病之一。约有50%低级别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在手术会复发,需要再次的化疗来延长生存期,而复发的肿瘤又常常对化疗产生耐药性。因此,迫切需要有效且温和的治疗方法来改善目前治疗现状。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金梅尔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探索了脑胶质瘤复发的具体机制。他们发现,mTOR阻断剂可增强卡铂治疗脑胶质瘤治疗

以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为首发症状的脑胶质瘤1例

病人,女性,67岁,急性起病,于2018年1月27日因发作性意识丧失入院。病人于4h前无明显诱因被家属发现意识障碍,呼之不应,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无小便失禁等,遂由家人急送于当地医院,在送入医院途中病人苏醒,意识丧失持续约1h,醒后与家人交流基本正常,为求进一步诊治遂转入我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