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N:只需几杯酒就可改变记忆的形成方式

2018-10-27 海北 MedSci原创

已有的研究显示,滥用药物,如酒精,可以调节奖励回路中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行为。然而至今为止,酒精诱导持续转录变化的体内细胞机制尚不清楚。

已有的研究显示,滥用药物,如酒精,可以调节奖励回路中的基因表达,从而改变行为。然而至今为止,酒精诱导持续转录变化的体内细胞机制尚不清楚。

最近,来自布朗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果蝇的蘑菇体(MB)记忆电路中,Notch / SuH)信号传导和分泌的纤维蛋白原相关蛋白Scabrous对于持久偏好,以及酒精相关的奖赏机制非常重要。

酒精暴露会影响成人MB中的Notch响应性,并改变SuH)靶向多巴胺-2样受体(Dop2R)。酒精还导致MB核转录组的持久变化,包括Dop2R的可变剪接和Stat92E等新牵连的转录本的变化。

总之,这些数据表明,酒精诱导的高度保守的Notch途径的激活和伴随的记忆电路中的转录反应有助于成瘾。最终,这提供了对酒精使用障碍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的机制洞察。


原始出处:

Emily Petruccelli et al. Alcohol Activates Scabrous-Notch to Influence Associated MemoriesNEURON, 2018; DOI: https://doi.org/10.1016/j.neuron.2018.10.005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海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8-11-24 by2021

相关资讯

BMJ:酒精是中青年末期肝病死亡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自1999年以来,美国因肝硬化引起的死亡率一直在上升,在酒精性肝硬化风险驱动下,25-34岁人群的死亡风险大幅上升,凸显了民众对肝病预防意识的淡泊

BMJ:23年随访证实适度饮酒可降低中老年人群痴呆风险

研究发现,中年人群酒精消费与痴呆风险的相关性呈U分布,每周饮酒1-14单位可有效降低中年人群痴呆风险

BMJ:“小酌怡神、大酌伤身”的科学依据

有关饮酒对健康影响的争论历来是众说纷纭。但主论调一直是过犹不及、适可而止。近日,《The BMJ》杂志的一项研究再次证明,中年期间戒酒或每周饮酒超过14单位的人患痴呆症的风险均会增加。

Lancet Infect Dis:敲黑板!不推荐酒精封管治疗或预防癌症儿童CLABSI

发表在《Lancet Infect Dis》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有效性试验调查了酒精封管能否用于治疗和二级预防小儿癌症中心线相关血流感染。

PLOS ONE:酒精使用障碍与慢性肾病的发展有关

已有的研究已经确定了CKD的常见危险因素,但饮酒对肾功能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最近,来自台湾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调查台湾范围内酒精使用障碍与CKD之间的关系。

Addiction:一次喝大了,两天别开车!科学研究表明,宿醉的人即使第二天酒醒了,反应力、记忆力也只有不喝酒时的一半

英国巴斯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重度醉酒之后的第二天,即使血液酒精浓度低于0.02%(已经不算法律上的酒驾了),注意力、记忆力和反应能力等依旧会表现出50%左右的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