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现代化,不一样的摩登体验

2018-04-07 陈弘毅 吴剑锋 新华网

当传统的中医遇上现代的技术,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里,有一支年轻的团队,他们将中医和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中医从单纯的“诊断治病”扩展为对个体整个生命过程的动态把握。


当传统的中医遇上现代的技术,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里,有一支年轻的团队,他们将中医和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相结合,使中医从单纯的“诊断治病”扩展为对个体整个生命过程的动态把握。

“与众不同”的中医体验

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有一个名为“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的区域,市民可以在这里预约全套中医健康体检。

福州市民林建通告诉记者,他会定期来这里,通过“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做身体状态辨识。和传统的中医论证方式不同,这台“太空舱”可以通过面部信息器、声音采集器、人机对答系统、脉象采集器等设备,客观地采集体检者的健康状态信息。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医师陈淑娇告诉记者:“中医健康管理太空舱”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整体状态辨识和中医健康管理系统,广泛用于检测隐疾和健康状态评估、咨询等服务。

通过“太空舱”采集,后台将自动生成一份包括个人健康信息、五运六气、生理病理特点、疾病风险预警、中医健康状态等定量判断在内的健康状态评估报告,同时还会提出个性化的养生调理方案。

“方案除了提示我饮食有哪些禁忌、如何通过作息调养身体外,我还可以知道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平时适合听哪些音乐,喝什么茶等。”林建通说。

模型算法充分体现中医思维

中医健康管理学术带头人、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李灿东说:“中医的优势在于‘治未病’。学校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治未病中医健康状态辨识、干预和效果评价体系’,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让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能够惠及更多百姓。”

记者在研发这套系统的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证研究基地看到,基地共有科研人员26人,分属于中医、信息技术、分子生物学等不同专业。“我们这支团队虽然学科跨度很大,但一直坚持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石,交叉学科助力传统中医,运用现代手段实现中医健康管理的创新服务社会。”团队成员朱龙说。

李灿东告诉记者,前些年,中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例如部分中医在临床过程中过分倚赖于西医的仪器设备及其检查结果,产生中医临床思维弱化的现象。针对这个现实,团队在组建之始便提出了 “以中医理论为基石,以四诊规范为前提,以辨证思维为核心”的发展理念。

“传统中医理论和思维方式是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传承的。在中医‘太空舱’中,虽然借助了现代的仪器设备,但其核心还是中医的传统‘望闻问切’四诊。”朱龙说。

让普通人在家里就可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状况

记者了解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为每位就诊的群众建立了中医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回访,帮助市民建立“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理念。

“对于处于重病康复过程的患者,我们一般每周对他进行两次健康状态评估,如果是高血压糖尿病这样的慢病患者,我们一般一个月进行一次。根据患者身体状态的变化,我们也能够及时对他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保证治疗效果。”陈淑娇说。

身为这一中医健康管理体系的“设计师”,李灿东认为,该体系虽然借鉴了现代技术方法,但绝不能因此而淡化中医学的“人学”特征,健康管理首先是服务。

李灿东说:“在不断完善中医健康‘太空舱’的同时,我们计划构建中医智慧健康系统,逐步形成网络,联通基层中医院和中医诊所,让患者可以就近完成中医健康管理,在社区享受高质量中医服务,实现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和关卡前移。”

目前,福建中医药大学已经自主研发了可以在社区使用的小型中医健康管理设备,只要有手机网络,普通人在家里就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动态的辨识、自助干预和效果评价,从而真正做到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健康。

作者:陈弘毅 吴剑锋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8-04-07 惠映实验室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药品成分里竟有“人指甲” 中医专家:指甲入药唐代就有记载

人指甲也可以入药?近日,一则药品盒上的成分表包含“人指甲”在网络上火了,有网友调侃:平时咬指甲,是不是可以说自己在吃中药?3月11日,成都商报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确实有该药品,药品成分栏上也确实写明“人指甲”,专家表示,早在唐代医学典籍中,“人指甲”就被纳入为中药,只是用量很少,一直不普及。记者走访:药店网店均有销售官网显示3年前就批准上市人指甲也可以入药?近日,一则药品盒上的成分表在网络上火了

两会现场:师徒俩都是人大代表!两会期间相会,他们会探讨什么?

3月13日,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代表利用午后时间对自己的弟子进行悉心的教导——

刘景源教授:借“一带一路”东风让中医造福世界

海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办, 国医名医文化传承交流中心承办的“国医名医文化传承交流研讨会”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议中心隆重召开。国家级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景源教授在会上向中医界同行发出了“借一带一路东风,让中医造福世界”的呼声。

徐安龙:以中医培养村医 提升基层医疗“兜底”能力

19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安龙做客新华网2018全国两会特别访谈。徐安龙谈到,作为一个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既要培养顶尖的创新人才,也要培养基础性人才、“兜底”人才。以下为访谈主要内容:新华网:您怎么看待分级诊疗的话题,这个比较热门的议题。徐安龙: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实行分级诊疗的,他们普通病患先是从社区,然后到地区中心医院,再到比较优秀的专科医院,分几个层次的分级诊疗。我们在实施分级诊

无证中医转正,到底该走哪条路?

虽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很多有利于无证中医职业发展的好政策,但还是有一部分人分不清该通过什么途径能获得医师资格,从而合法执业。

应对重大疾病需强强联合

3月2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印发《关于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临床协作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在国家层面布局中西医联手开展重大疑难疾病临床攻关。为什么如此布局?具体会从哪些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