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O MOL MED:昆明动物所等解密传统中药冰片的外用镇痛作用

2017-04-18 佚名 昆明动物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与上海长征医院合作,首次开展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冰片临床研究 (参加临床实验总人数达 122 人),解密传统中药冰片的外用镇痛作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上,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王树、硕士研究生胡金升和上海长征医院博士张丹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王树、研究员杨建和上海长征医院教授肖建如为文章共同通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中心与上海长征医院合作,首次开展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冰片临床研究 (参加临床实验总人数达 122 人),解密传统中药冰片的外用镇痛作用。该研究成果发表在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上,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王树、硕士研究生胡金升和上海长征医院博士张丹为文章共同第一作者。昆明动物所副研究员王树、研究员杨建和上海长征医院教授肖建如为文章共同通讯作者。

冰片是常见的中药材,中医临床应用超过千年。天然冰片是从樟科植物中获取的近乎纯粹单体的有机化合物结晶,其化学成分是 (+)-Borneol,属于小分子萜类。冰片“味辛苦、性凉”,在中医里,它的一个重要功效是“消肿止痛”,可外用于“疮疡肿痛”、“肢节疼痛”等。但一直以来,外用冰片镇痛的临床功效缺乏符合国际标准(随机分组、安慰剂对照和双盲实验)的人体实验数据,其镇痛的科学机制也未被阐明。长期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冰片定为食品添加剂,而没有列为药物使用。

研究人员通过随机分组的以安慰剂组为对照的双盲临床实验,证明外用冰片对术后病人的伤口疼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随后通过对疼痛信号传导通路上不同分子靶点的筛选,证明外周神经元上 TRPM8 离子通道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哺乳动物体内对冰片最为敏感的靶点。通过进一步建立小鼠疼痛模型、敲除小鼠 TRPM8 基因和药理学阻断实验,证明外用冰片的镇痛作用主要是由 TRPM8 通道介导。冰片激活 TRPM8 外周神经元后,进而激活脊髓背角突触前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最终导致疼痛神经信号传递的抑制。该研究首次提供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外用冰片镇痛的临床研究数据,阐明了其作用的细胞分子机制,对传统中药冰片的现代化开发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得到了云南省科技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科技部“973”等多项基金项目的支持。

原始出处:

Wang S,Zhang D,Hu J, et al. A clinical and mechanistic study of topical borneol‐induced analgesia.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2017) e201607300. DOI 10.15252/emmm.201607300.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D:中科院昆明动物所黄京飞组揭示帕金森病和阿茨海默病共同的NRF2/MAFF调节机制

2017年2月20日,国际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黄京飞课题组的一篇研究论文,研究揭示帕金森病和阿茨海默病共同的NRF2/MAFF调节机制。

Biochem Pharmacol:昆明动物所在靶向 USP7 治疗结直肠肿瘤研究中取得进展

USP7 在结直肠肿瘤细胞系及患者肿瘤组织中发生上调,并与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USP7 敲低能够抑制不同 p53 背景的结直肠肿瘤细胞系的增殖,提示 USP7 的过度激活与结直肠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