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uromodulation:蝶腭神经节刺激电极位置的准确性与临床疗效的相关性

2022-01-1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临床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且难以忍受的单侧头痛发作,并伴有头痛同侧的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功能

丛集性头痛是一种临床疾病,其特征是反复发作且难以忍受的单侧头痛发作,并伴有头痛同侧的副交感神经自主神经功能。疼痛通常会影响眼睛周围的区域,未经治疗会持续 15-180 分钟,并且每隔一天复发一次,每天最多八次。尽管最好的药物治疗包括曲坦类药物、氧气和维拉帕米等预防性药物,但一些患者没有或几乎没有改善,因此被诊断为难治性丛集性头痛。

Ibarra 在 2007 年首次提出蝶腭神经节 (SPG) 刺激作为治疗难治性丛集性头痛的一种新方法。开发了一种用于 SPG 刺激的植入式微刺激器系统。该系统由一个可充电和可植入的刺激器组成,该刺激器由患者使用遥控器激活。在一项针对 32 名患者的多中心研究中,按需 SPG 刺激实现了 67.1% 的疼痛缓解.Pulsante SPG 微型刺激器系统具有微型刺激器主体和带有六个电极的集成引线,其中最接近的是两个独立的触点。但 ATI 用于术前计划的普遍接受的标准规定,至少应在翼管和圆孔之间放置两个电极。翼管和圆孔是 SPG 大致位置的标志,通常位于翼神经下方。微型刺激器主体应放置在皮肤下不超过 3.5 厘米的深度,否则可能会干扰与遥控器的通信。在插入过程中无法直接看到导线的事实,以及每个患者的解剖结构可能造成的常见困难,使得 SPG 刺激手术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引线偏离计划位置的情况并不少见。尚未研究次优(即不在基于植入指南的计划位置)导线放置与更差的临床结果之间可能的相关性。文章发表在《Neuromodulation: Technology at the Neural Interface》。

本研究回顾了 13 名接受 SPG 刺激的患者的数据。分析了次优的整体电极位置是否会导致 SPG 刺激的临床结果更差。此外,还分析了与翼管相关的编程参数和电极位置。从 2015 年 5 月到 2018 年 12 月,共有 13 名患有难治性慢性丛集性头痛和 SPG 刺激适应症的患者在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海涅大学神经外科就诊。对患者的住院记录、门诊病历、手术报告、术前、术中和术后放射学研究、刺激参数和人口统计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审查。负责外科医生在 3、6 和 12 个月的随访中安排了随访检查的日期。在手术前的四个星期内,没有患者改变药物。以前没有患者在翼腭窝进行过消融手术或其他手术干预。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 (CT) 扫描评估中面解剖结构,这为选择导联长度提供了重要信息。 CT数据由ATI分析。他们使用 Mimics 软件(Materialise,Leuven,Belgium),根据患者的解剖结构提供了可能理想的导线位置的术前计划。

刺激系统

SPG 刺激的唯一市售产品是由 Autonomic Technologies, Inc. (ATI, Redwood City, CA, USA) 开发的 Pulsante™ SPG Microstimulator System。在透视下并与经验丰富的耳鼻喉科医生合作植入导线。在上颌第一或第二磨牙上方黏膜龈交界处上方5mm处做一个切口,切口长度为1.0-1.5 cm。上颌骨膜抬高后,颧上颌骨突边缘显露。使用透视将 Pulsante Surgical Introducer 推进翼腭窝,并确认引线的长度.将微型刺激器加载到 Pulsante Shielded Tip Surgical Introducer 后,引线的尖端在透视下被推进,直到它非常靠近 SPG,无法直接看到。进行电极阻抗测量并进行术中 CT 以显示引线位置。在验证正确的引导位置之后,使用固定板将微型刺激器主体锚定到上颌骨,然后可以关闭切口。四周后,患者出席第一次编程治疗。。临床结果的评估基于术前和术后的疼痛强度和频率,并在每次随访时收集。无法评估集群攻击的平均持续时间。术前基线是植入前的最后一次预约。使用视觉模拟量表 (VAS) 评估疼痛强度,范围从 0 到 10。

使用术前 CT 数据,在 3D 重建中规划和记录导联的理想位置 

11 名患者 (84.6%) 对 SPG 刺激有反应,其中 8 名是效果更好(61.5%)。 7例中,翼管与圆孔之间的电极少于2个,与负刺激结果无显着相关性(p=0.91)。 术前和术后图像之间引线位置的平均距离与临床结果无关(p = 0.84)。 除了一名患者外,所有患者中与翼管最近的电极接触都在刺激区域,无论其与管的总距离如何。 然而,最近电极到翼管的距离与强度降低 (p = 0.61) 没有显着相关性。在没有统计支持根据 ATI 标准的总体引线位置与本研究中的临床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的情况下,可能会提出关于术中或术后 CT 记录引线位置的必要性的问题。这项研究表明,翼腭窝中的次优导线放置可以通过重编程来补偿,但应积极避免将最终导线放置在鼻窦甚至颅窝外。

最终引线放置的前视图显示为黄色,计划的引线放置为红色。 各个电极之间的指示距离以毫米为单位显示。 六个触点中最近的一个由两个单独的触点组成 

导联位置与计划位置的偏差与临床结果没有显着相关性。 总体而言,电极位置确实在 SPG 刺激丛集性头痛中起关键作用。

Piedade, G.S., Vesper, J., Hoyer, R., Klenzner, T. and Slotty, P.J. (2021), Accuracy of Electrode Position in Sphenopalatine Ganglion Stimulation in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Efficacy. Neuromodulation: Technology at the Neural Interface, 24: 1429-1438. https://doi.org/10.1111/ner.1326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马建中:要把中医外科学的传承发展写在提高临床疗效、保障人民健康的主战场上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出席在重庆举行的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2018年学术年会开幕式并致辞,强调要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建设,紧紧围绕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把中医外科学的传承发展写在提高临床疗效、保障人民健康的主战场上。

J Dent Res:后牙复合树脂修复29年的临床和微形态结果观察

对复合树脂修复的预期临床研究表明它们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长效性;然而,研究并没有阐明继发龋和折裂导致材料劣化的动态机制。因此,这项29年的对照试验的目的:1.对后牙复合树脂修复体的临床行为每年进行随访;2.通过微形态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比较其临床疗效。

Crit Care Med:维生素C对重症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ICU患者的混合人群中,维生素C给药对患者生存、ICU住院长短或住院时间没有显著影响。在心脏手术中,对术后心房颤动、ICU或住院时间的有益影响仍不清楚。然而,证据的质量和数量仍不足以得出确切的结论,该分析既不支持也不阻止这些人群使用维生素C。

尼拉帕利再次突破BRCA人群:卵巢癌一线维持整体人群获益

PRIMA研究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试验,探索尼拉帕利用于新诊断具有高复发风险的晚期卵巢癌Ⅲ期和Ⅳ期患者一线维持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研究。该研究包括了尼拉帕利的个体化使用方案,基线体重<77公斤或血小板计数<150 K/μL的患者接受起始剂量200 mg/d进行治疗,其他患者接受300 mg/d进行治疗。

J Endod:牙髓再生疗法治疗未发育成熟牙齿的临床疗效

这篇回顾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估REPs后的牙齿愈合、牙根发育、牙髓活力和美学效果,并将其分类为以临床医师或患者为中心的预后。研究进一步鉴定了影响疗效的重要预估值。

JNNP:意大利多发性硬化患者中不同剂量那他珠单抗间隔给药方案的临床疗效

那他珠单抗(NTZ;Tysabri)是一种人源性抗α4整合素单克隆抗体,可阻断淋巴细胞与内皮细胞的粘附,从而阻止其迁移到中枢神经系统(CNS)并减少炎症。NTZ在复发-缓解多发性硬化症研究

拓展阅读

Lancet:蝶腭神经节刺激有助于改善皮质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

研究认为,影像学证据显示有皮质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作后8-24小时接受蝶腭神经节刺激有助于改善功能结果

Lancet:蝶腭神经节刺激是否能改善不宜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临床模型中,蝶腭神经节刺激可增加大脑侧支血流量,稳定血脑屏障,减少梗死面积,并在人类的随机试验中表现出潜在的益处。急性缺血性卒中后8-24小时刺激蝶腭神经节是否还能改善功能结果?研究人员在18个国家的73个医疗中心开展一随机的、双盲的、虚假对照的临床试验(ImpACT-24B),招募未进行再灌注治疗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男性 40-80岁、女性 40-85岁)。将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