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Commun:巨噬细胞促进慢性胰腺炎发展

2015-05-20 佚名 生物谷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在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胰腺星状细胞释放的IL-4/IL-13实现的。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逐步发生的不可逆的炎症性和纤维化疾病,会对胰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足。但目前仍然

近日,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线发表了一项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在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作用是通过胰腺星状细胞释放的IL-4/IL-13实现的。
 
慢性胰腺炎是一种逐步发生的不可逆的炎症性和纤维化疾病,会对胰腺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导致胰腺内分泌和外分泌功能不足。但目前仍然没有限制该疾病发展或逆转这种疾病的有效方法。
 
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与急性胰腺炎不同,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在小鼠和人类慢性胰腺炎发病过程中大量存在具有重要作用。并且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依赖于IL-4/IL-13信号途径,IL-4Ra缺失小鼠,IL-4/IL-13缺失小鼠以及IL-4Ra髓细胞特异性敲除小鼠均表现出胰腺纤维化易感性下降特征。研究人员进一步证明胰腺星状细胞是IL-4/IL-13的主要来源。随后,研究人员用药理学方法在人类细胞和慢性胰腺炎小鼠模型中抑制IL-4/IL-13,发现选择性激活的巨噬细胞出现下降,纤维化也得到改善。因此,这项研究发现巨噬细胞在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胰腺星状细胞是诱导巨噬细胞选择性激活的重要诱发因素。
 
总之,这项研究发现了巨噬细胞与胰腺星状细胞在慢性胰腺炎的胰腺纤维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交互作用,同时强调了IL-4/IL-13信号途径在该疾病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提示我们靶向巨噬细胞和胰腺星状细胞可能是阻止或逆转胰腺纤维化发生的重要策略。

原始出处:

Jing Xue,Vishal Sharma, Michael H. Hsieh,Ajay Chawla,Ramachandran Murali,Stephen J. Pandol& Aida Habtezion.Alternatively activated macrophages promote pancreatic fibrosis in chronic pancreatitis.Nature communications, May 18, 2015.doi:10.1038/ncomms8158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5-08-07 1dd82894m82(暂无匿称)

    中国医学无能人啊!

    0

  2. 2015-07-14 1dd82894m82(暂无匿称)

    知道怎么用药请联系我重奖!谢谢!

    0

  3. 2015-07-01 1dd82894m82(暂无匿称)

    只是希望而已!但12334556667899*0#9#00##87566

    0

相关资讯

Immunity:人为什么会得炎症?

人类许多疾病都伴随有异常的炎症反应。在细胞表面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受到病原体特异性分子(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刺激后,会激活免疫细胞转录因子NF-kB的表达,从而产生一系列炎症因子(IL-18,IL-1β)的前体,这些前体分子会进一步被一种叫做"炎症小体(inflammasome)"的蛋白复合

Oncoimmunology:重新编码肿瘤保护巨噬细胞,召唤大批“卧底”

Norris Cotton肿瘤中心和达特茅斯Geisel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将特定菌株插入恶性卵巢癌微环境中,肿瘤细胞行为发生转变,从抑制免疫反应变为激活免疫系统。该研究结果发表在OncoImmunology,证明了一种可在多种癌症类型应用的免疫治疗新方法。 这种特殊的菌株是一种弱化而又安全的细菌——李斯特菌( 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肿瘤细胞通过产生免疫抑制微环境

Clin Cancer Res:黑色素瘤靶向治疗失败?巨噬细胞作祟!

在过去的几年中,以药物直接影响参与癌症的进展的特定基因和蛋白质为主要特征的靶向疗法,已获批准应用于各种癌症的治疗,包括被称为最致命皮肤癌的黑色素瘤。现在, Wistar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黑色素瘤对此类药物耐药的一个新途径,而对这种现象认识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黑色素瘤靶向目标或新治疗方法的设计方向。该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靶向药物的攻击对象是

MCB:RNA聚合酶III调控巨噬细胞功能促进肿瘤存活

近日,来自英国的科学家在生物学期刊Molecular and Cellular Biology在线发表了他们关于RNA聚合酶III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的最新研究进展。   研究人员指出,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具有许多促癌症发展效应。特别是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能够产生许多细胞因子,促进恶性肿瘤细胞存活,血管生成以及转移维持肿瘤生长。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细胞因子的合成与蛋白质合成过程紧密相关

JEM:抗癌疗法与巨噬细胞

巨噬细胞是免疫反应中的下游效应关键的执行者,在癌症发生过程中,巨噬细胞同样对于肿瘤微环境中的炎症反应具有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开发出的各类抗肿瘤疗法(化疗,放射性治疗,靶向药物,免疫疗法等)其最终的效应大多是通过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TAM)的功能实现的。由于化疗与放疗可能会对巨噬细胞产生双面面的影响(好的方面:促进肿瘤的清除;坏的方面:耐药性

Nature Medicine:巨噬细胞调节脂肪扩张和胰岛素敏感性机制研究

近日,来自法国的科学家在著名国际学术期刊Nature Medicine在线发表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他们发现IRF5与肥胖及胰岛素敏感性改变具有相关性,并通过敲除小鼠模型对其在肥胖及代谢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内脏脂肪的积累与炎症增加以及代谢性疾病患病风险增加具有重要关联。但调节脂肪组织病理性扩张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清楚。之前有研究表明干扰素调节因子5(IRF5)对于巨噬细胞向促炎症方向极化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