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IGF-1通过激活Akt促进血小板生成

2018-05-27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心点:IGF-1可促进MK分化、形成血小板前体以及血小板释放。IGF-1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主要受SRC-3协助AKT激活所介导。摘要:众所周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还可作为造血生长因子,但其对血栓形成的直接作用尚不清楚。近日,Blood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Shilei Chen等人发现IGF-1可促进CD34+细胞分化成巨核细胞(MKs),并能促进体外培养的MKs细胞形成血小板前体(

中心点:

IGF-1可促进MK分化、形成血小板前体以及血小板释放。

IGF-1对血栓形成的影响主要受SRC-3协助AKT激活所介导。

摘要:

众所周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还可作为造血生长因子,但其对血栓形成的直接作用尚不清楚。近日,Blood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Shilei Chen等人发现IGF-1可促进CD34+细胞分化成巨核细胞(MKs),并能促进体外培养的MKs细胞形成血小板前体(PPF)和血小板。研究人员同时用体内研究证实给放射(6.0Gy)处理过的和致命性放射(10.0Gy)后进行骨髓移植(BMT)的小鼠注射IGF-1可促进其血小板恢复。

深入研究发现ERK1/2和Akt激活介导IGF-1对血小板形成的作用。而且,与用促血小板生成素(TPO)处理所诱导的效应相比,IGF-1所诱导Akt激活明显高于ERK1/2激活。此外,IGF-1治疗还可显著增加TPO受体纯合突变小鼠的血小板计数,因此研究人员推测IGF-1对血小板形成的效应不依赖于TPO信号,进一步研究显示IGF-1触发的Akt激活需要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剂-3(SRC-3)辅助。

总而言之,本研究数据揭示了IGF-1调控血小板生成的独特作用,为了解血小板生成的TPO非依赖性调控机制提供新的见解。

原始出处:

Shilei Chen,et al. IGF-1 facilitates thrombopoiesis primarily through Akt activation. Blood  2018  :blood-2018-01-825927;  doi: https://doi.org/10.1182/blood-2018-01-825927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9-02-08 xxxx1049
  2. 2018-07-27 xfpan20
  3. 2018-05-28 kafei

    学习了谢谢

    0

  4. 2018-05-27 ysb-1971

    谢谢分享

    0

相关资讯

Int J Cancer:IGF-1/IGFBP-3比率与乳腺癌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显著相关

  《国际癌症杂志》(Int J Cancer)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IGF-1/IGF结合蛋白3(IGFBP-3)比率高与女性乳腺癌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相关。该结果需要在更大规模乳腺癌癌存活者队列中进行验证。   IGF-1是一种乳腺上皮细胞丝裂原,其在循环中水平升高与乳腺癌进展有关;但是其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性尚未确定。循

Cell Stem Cell:饥饿的“代价”与“回报

饥饿(starvation)、禁食(fasting)、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基本上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指不会造成营养不良、更不会致人毙命的“忍饥挨饿”,这显然与古代“辟谷术”的不吃不喝完全不同,但似乎都对身体有好处,大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随时随地应对饥荒的紧急响应机制,这让我们的古人可以“吃了上顿没下顿”地四处打猎寻找生计。 “少吃多动”对健康有益的看法已经成

J Dent Res:IGF-1通过介导EphrinB1活性调节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

Eph受体为受体酪氨酸激酶亚家族成员,它们可以被跨膜配体-ephrins所激活。项目实施者早先的研究表明,ephrinB1-EphB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DPCs)的成牙本质/成骨分化。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EphrinB1/ephB2系统在体内/体外调节第三期牙本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SCI RE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未来听力损害的关系如何?

该研究的观察性证据表明较高水平的IGF-1似乎能保护某些老年人的听力损伤,值得在其他前瞻性队列研究中进行重复验证。

Am J Obstet Gynecol:子娴前期患者的胎盘组织中MiR-30a-3p过表达,通过IGF-1影响绒毛膜细胞的侵袭和凋亡。

子痫前期(PE)影响了很多女性,仍是导致新生儿和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很多研究人员认为胎盘miRNAs的异常表达与PE相关。目前,已在重度PE患者的胎盘中检测出34个PE相关的miRNAs,其中11个表达上调,23个表达下调。miR-30a-3p是PE患者中上调最显着的miRNAs中的一个。预测其靶点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已有报道IGF-1在PE患者中表达下调。本研究致力于验证miR-3

JCEM:抗TNF-α治疗后IGF-1的增加与儿科克罗恩氏病的骨骼和肌肉累计相关

众所周知儿童和青少年克罗恩病(CD)的低水平的IGF-1可能导致骨骼和肌肉缺陷。而2018年1月10日在JCEM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则旨在评估儿童和青少年CD患者初始抗TNF-α治疗后IGF-1水平的变化及与骨骼和肌肉增长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