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Dent Res:IGF-1通过介导EphrinB1活性调节第三期牙本质的形成

2017-05-23 lishiting MedSci原创

Eph受体为受体酪氨酸激酶亚家族成员,它们可以被跨膜配体-ephrins所激活。项目实施者早先的研究表明,ephrinB1-EphB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DPCs)的成牙本质/成骨分化。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EphrinB1/ephB2系统在体内/体外调节第三期牙本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Eph受体为受体酪氨酸激酶亚家族成员,它们可以被跨膜配体-ephrins所激活。项目实施者早先的研究表明,ephrinB1-EphB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牙髓细胞(DPCs)的成牙本质/成骨分化。这篇研究的目的是为了阐明EphrinB1/ephB2系统在体内/体外调节第三期牙本质形成的分子机制。

在牙齿发育过程中,ephrinB1和ephB2表达于出生后第4天的前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内。而ephrinB1又持续表达于成牙本质细胞和成牙本质细胞突起内,直到牙齿完全萌出。另外,在牙齿损伤牙髓未暴露的情况下,损伤后2周的成牙本质细胞突起中可以检测到ephrinB1表达,而EphB2则表达于髓龛的中心,非成牙本质细胞内。在一个牙齿损伤并且牙髓暴露的模型中,ephrinB1强表达于损伤后4周的成牙本质细胞内。向体外培养的人和鼠DPCs中施加氢氧化钙或MTA刺激时,均可以检测到胰岛素样生长激素-1(IGF-1)的表达上调。通过对多种IGF-1受体信号阻断剂的应用发现,阻断Ras/Raf-1/MAPK通路可以抑制ephB2的表达,而阻断PI3K/Akt/mTOR通路可以显著抑制ephrinB1基因的表达。在成牙本质细胞中特异性消融IGF-1受体基因的小鼠中,牙齿损伤后表现出第三期牙本质形成量减少,牙本质矿化密度降低以及损伤后4周的ephrinB1表达下调。

结论:结果表明,IGF-1/ ephrinB1轴在牙齿损伤的早期阶段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靶向ephrinB1的牙髓再生疗法具有一定的可能性,但仍需要更多的研究来全面了解和掌握。

原始出处:

Matsumura S1, Quispe-Salcedo A, et al. IGF-1 Mediates EphrinB1 Activation in Regulating Tertiary Dentin Formation. J Dent Res. 2017 May 1:22034517708572. doi: 10.1177/002203451770857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lishi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7-07-06 xxxx1049
  2. 2017-05-25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很受益

    0

  3. 2017-05-24 飛歌

    学习了很有用

    0

相关资讯

IGF-1表达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最近,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外科、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 IGF-1表达强度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脑膜瘤的发生、增殖和恶化过程中可能起协同作用,其详细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该研究发表于2012年第1期《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该研究旨在探讨IGF-1在人脑膜瘤中的表达与脑膜瘤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   武海龙等研究人员应用

Int J Cancer:IGF-1/IGFBP-3比率与乳腺癌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显著相关

  《国际癌症杂志》(Int J Cancer)近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和IGF-1/IGF结合蛋白3(IGFBP-3)比率高与女性乳腺癌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升高相关。该结果需要在更大规模乳腺癌癌存活者队列中进行验证。   IGF-1是一种乳腺上皮细胞丝裂原,其在循环中水平升高与乳腺癌进展有关;但是其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状况的相关性尚未确定。循

Cell Stem Cell:饥饿的“代价”与“回报

饥饿(starvation)、禁食(fasting)、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基本上表达了同一个意思,那就是指不会造成营养不良、更不会致人毙命的“忍饥挨饿”,这显然与古代“辟谷术”的不吃不喝完全不同,但似乎都对身体有好处,大概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随时随地应对饥荒的紧急响应机制,这让我们的古人可以“吃了上顿没下顿”地四处打猎寻找生计。 “少吃多动”对健康有益的看法已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