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加大社会办医扶持力度

2017-11-20 阎红 健康报网

“力争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量和床位占比达到30%。”

“力争到2020年,社会力量办医能力明显增强,医疗技术、服务品质、品牌美誉度显著提高,专业人才、健康保险、医药技术等支撑进一步夯实,行业发展环境全面优化,全省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量和床位占比达到30%。”

近日,辽宁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实施意见》。该省将打造一大批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形成若干具有影响力的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服务供给基本满足省内医疗服务需求,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新格局。

《意见》要求,按照每千常住人口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院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发展社会力量举办、运营高水平全科诊所。积极支持社会力量深入专科医疗等细分服务领域,培育专业化优势。在眼科等专科以及康复、护理、体检等领域,加快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品牌服务机构。积极支持投资者建立品牌化专科医疗集团、举办有专科优势的大型综合医院。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医疗服务新业态,举办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病理诊断、医学影像、消毒供应、血液净化、安宁疗护等专业机构。鼓励社会力量提供流程优化、质量上乘的中医医疗、养生保健、康复、养老、健康旅游等服务。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办医疗机构瞄准医学前沿,组建优势学科团队,提供以先进医疗技术为特色的医疗服务。促进医疗与养老融合、医疗与旅游融合、体育与医疗融合。

《意见》还要求,探索发展特色健康服务产业集聚区,更好满足较高层次健康消费需求。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在沈阳建设健康医疗国际产业园。大连、本溪和营口等市可探索医疗与养老、旅游、健身休闲等业态融合发展。积极支持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挥政策优势,吸引境外投资者通过合作方式举办高水平医疗机构。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重组改制。

作者:阎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11-21 戒馋,懒,贪

    笑话吧

    0

  2. 2017-11-21 Y—xianghai

    学习了新知识学习了

    0

  3. 2017-11-21 明月清辉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大放开!这两类诊所最吃香!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印发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里面明确规定,取消对社会办医疗机构的具体数量、类别和地点限制,诊所、门诊部等医疗机构不设数量限制,优先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大放开!四川发文为医生和社会办医松绑

近一月多来,四川省在积极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方面以着力促进社会办医和医疗机构许可为主线,连出大招,亮瞎公众眼睛。

东北三甲医院出现医生创业潮

导读:在医生多点、自由执业以及创业利好频出的当下,中国哪些地区的医生群体更为积极踊跃地投入多点、自由执业的大潮?据了解,除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津京冀地区之外,非常活跃的地区还有东北三省!

辽宁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将逐步超三成

10月19日,辽宁省卫计委表示,《辽宁省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投资指引(2017版)》近日出台。今年,辽宁省各市社会办医疗机构床位占比要提高3%,到2020年各市社会办医疗机构服务量和床位占比将达到30%以上。其中,沈阳市计划为社会办医疗机构增开1100张床位,涉及中医院、专科医院、护理院等,同时还将开设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医学检验实验室、病理诊断中心等医疗机构。辽宁省卫计委负责人介绍,辽宁省社会办医

中信医疗付锐:医生集团、社会办医大有可为!

尽管医疗投资近年异常火爆,但在资本和医疗服务的对接过程中,实际却充满了很多不确定性,以及棘手的问题。在唯医会17|06期的“医生集团投融资&医生创业法律保障沙龙”上,中信医疗北京创投公司董事长、中信医疗产业集团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付锐博士,从投资人视角,解读了自己在资本与医疗服务对接中看到的问题以及心得体会。这其中,包括在供给端可供交易的标的太少,人才、病患等资源的不匹配;在需求端项目的

深圳:公民均可举办诊所 诊疗科目最多可达4个

11月1日,《深圳市诊所设置标准(试行)》开始实施,在全国首次突破诊所只能由医生本人申办的规定,明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均可申办诊所,为社会资源参与举办诊所提供了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