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EM:血清降钙素原在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细菌性败血症中的作用

2019-08-02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尽管甲状腺来源的PCT,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不影响血清PCT水平在预测细菌性败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中的诊断性能。

在生理条件下降钙素原(PCT)是由甲状腺C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在败血症期间发现其血清水平升高。近日,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与甲状腺功能正常个体相比,该研究旨在评估血清PCT在预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细菌性败血症和脓毒性休克方面的表现。

这项回顾性研究对连续无甲状腺功能障碍(甲状腺功能正常)、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医学甲状腺功能减退症(MH)]和甲状腺全切除术(TT)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得分≥2或细菌培养阳性鉴定出细菌性败血症,以及平均动脉压低于65或需要血管加压剂治疗来定义感染性休克。研究人员测量了PCT对评估细菌性败血症和败血症性休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研究人员确定了217例甲状腺功能正常者,197例MH患者和84例TT患者。在98例(45.2%)甲状腺功能正常,92例(46.7%)MH患者和36例(42.9%)TT患者中发现了细菌性败血症(p>0.05)。在13例(6.0%)甲状腺功能正常个体,13例(6.6%)MH患者和5例(6.0%)TT患者中发现了感染性休克(p>0.05)。PCT截止值为0.5μg/L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MH患者和TT患者诊断细菌性败血症,敏感性分别为59%、61%和53%(p>0.05),诊断特异性分别为81%、77%和81%(p>0.05)。PCT截止值为0.2μg/L对于甲状腺功能正常、MH患者和TT患者诊断细菌性败血症,敏感性分别为46%、62%和63%(p>0.05),特异性分别为86%、82%和91%(p>0.05)。

由此可见,尽管甲状腺来源的PCT,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并不影响血清PCT水平在预测细菌性败血症或败血症性休克中的诊断性能。 

原始出处:

Aditya S Shirali,et al.The role of serum procalcitonin in predicting bacterial sepsis in patients with hypothyroidism.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9.https://doi.org/10.1210/jc.2019-0108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降钙素原(PCT)是早期、严重、侵袭性细菌感染的标志物,血清PCT<0.05 μg/L时多不支持细菌感染;血清PCT>2.00 μg/L需考虑脓毒症并提示病情严重;在进行结果判读时需注意结合临床表现,排除局部感染及非感染因素所致血清PCT升高;动态的血清PCT监测对病情的评估与预后判断非常重要,尤其在重症患儿。动态血清PCT监测可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使用,当血清PCT<0.25 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