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的再次手术

2020-07-23 xiangting MedSci原创

与一开始就接受SAVR的患者相比,TAVR早期失败后再进行SAVR虽然少见,但预后不良。

这项研究使用胸外科医师协会(STS)成人心脏手术数据库,报道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再次进行外科手术的最大患者系列。

TAVR已成为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有效手段。随着TAVR逐渐被用于低风险人群,装置失效的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STS成人心脏手术数据库中查找2011年至2015年接受外科主动脉瓣置换并有TAVR史的患者。确定实际/预期(O/E)死亡率比值,以方便对不同手术指征和TAVR手术后时间进行比较。

共有123名患者符合入选标准(中位年龄77岁),分别有17%、24%和59%的患者STS预测死亡风险为 4%、4%-8%和>8%。再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2.5个月(四分位范围:0.7-13.0),手术死亡率为17.1%。再次手术的常见指征包括早期TAVR装置失效,如瓣周漏(15%)、结构性瓣膜退化(11%)、修复失败(11%)、尺寸或位置问题(11%)和瓣膜性心内膜炎(10%)。所有的术前风险类别均与O/E死亡率比值升高相关(预测死亡风险<4%:O/E 5.5;4%-8%:O/E 1.7;>8%:O/E 1.2) 。

与一开始就接受SAVR的患者相比,TAVR早期失败后再进行SAVR虽然少见,但预后不良。对于这种不断发展的技术,需要继续积累经验以减少早期TAVR失败的发生率,并进一步确定TAVR瓣膜失效的最佳治疗方法。

原始出处:

Oliver K. Jawitz. Reoperation After 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 An Analysis of the Society of Thoracic Surgeons Database. 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July 2020.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SURTAVI试验确认贝叶斯分析的2年完整结果

SURTAVI试验对所有手术中危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证实了此前中期贝叶斯分析确定的TAVR在全因死亡率或致残性卒中方面并不劣于外科手术。

Circulation:美国TAVR注册研究报告:介入治疗二叶式主动脉瓣狭窄的效果与三叶式瓣膜相当

二叶式主动脉瓣由于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及力学表现,尤其是0型二叶瓣,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术易发生瓣周漏、瓣膜移位、主动脉夹层等并发证,其手术难度和风险均高于三叶式主动脉瓣。

JACC:低风险TAVR患者冠脉通路和主动脉瓣再介入的可行性

在很多低风险患者中,TAVR对未来的冠脉通路和主动脉瓣再介入产生了挑战。

ACC 2020:TAVR对二叶式主动脉瓣治疗效果良好

根据在ACC.20/WCC中公布的一项最新临床试验结果,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手术对二叶式主动脉瓣(BAV)的成功率很高,患者30天内死亡或致残的风险较低。

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国内首例一站式TAVR+PTSMA术

4月18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一例“一站式”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经皮腔内室间隔心肌消融术(TAVR+PTSMA)。通过文献检索证实,国内尚未有同类手术报道

JACC:常规超声或X线的使用以及经股动脉TAVR后出血的风险

FCA或2D-US引导股动脉穿刺可能出现血管和出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