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植入式循环监护大大提高了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中风患者的房颤检出率

2021-06-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对于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导致的中风患者,其12个月的房颤发生率高于先前的认识,植入式循环监护大大提高了房颤检出率,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识别额外的房颤事件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2020年数据显示,美国中风的年发病人数约为795000例,其中23%是复发性中风,这其中,87%为缺血性中风。2014年的数据表明,中风患者中,12%的病例患有房颤(AF)中风患者患有房颤是中风复发的重要风险因素。目前临床实践中,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导致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一般不被认为是AF的高风险人群,但该人群的AF发病率尚不清楚。近日研究人员通过12个月的随访,以确定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中风患者的房颤风险。

STROKE-AF在美国33个临床中心开展,患者年龄在60岁或以上,或年龄在50岁至59岁之间并伴有至少有一个中风风险因素,患者在接受心脏监护前10天内出现因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引起的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242,在中风后10天内接受植入式循环监护)或对照组(n=250,在现场接受常规护理,如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等)。研究的主要终点为12个月内超过30秒的房颤。

患者平均年龄67.1岁,185例(37.6%)女性,417例(84.8%)完成了12个月的随访。平均CHA2DS2 VASc评分为5。12个月时,植入式循环监护组房颤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7例[12.1%] vs 4例[1.8%];危险比=7.4)。在接受植入式循环监护的221名患者中,有4名(1.8%)发生了植入手术相关的不良事件(1例部位感染,2例切口出血,1例植入部位疼痛)。

组间AF检出率差异

研究认为,对于大血管或小血管疾病导致的中风患者,其12个月的房颤发生率高于先前的认识,植入式循环监护大大提高了房颤检出率,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以识别额外的房颤事件是否具有临床意义。

原始出处:

Richard A. Bernstein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Continuous Cardiac Monitoring vs Usual Care on Detection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ttributed to Large- or Small-Vessel Disease The STROKE-A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June 01,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HRA 2021|黄恺、彭道泉:从试验到实践,探索房颤患者的全程管理

4月23-25日,2021年欧洲心律协会(EHRA)大会以在线会议形式展开,基于此次EHRA大会内容,4月30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兴斌教授主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黄恺教授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ACC.21|LAAOS III:左心耳封堵预防房颤相关卒中再添新证北医三院唐熠达教授团队:

左心耳是房颤患者血栓形成主要部位。左心耳封堵(LAAO)是否可降低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业界的重要假说之一,但一直未被有力证据正证实。近期以Whitlock RP为首的心外科及房颤领域专家共同进行了LA

JAHA:房颤患者导管消融的相关并发症

该研究的数据显示,房颤患者CA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JACC:非奈利酮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患者的房颤发生率

在CKD合并T2D的患者中,非奈利酮治疗降低了新发AFF的风险,无论基线时有无AFF病史

JAMA:长期植入式心电图监测对新近缺血性中风患者房颤检出率的影响

对于新近发生缺血性中风但既往无房颤证据的患者,植入式心电图监测12个月相比于常规的30天外循环监测,房颤检出率显著提高,未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考察长期植入式心电图监测的临床结果和成本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