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Rheumatol:大动脉炎患者中的肺动脉受累

2019-05-29 xiangting MedSci原创

伴PAI的TA患者出现PH的风险高于单纯TA患者。存在PH增加了PAI患者的死亡风险。

这项研究旨在探讨伴肺动脉受累(PAI)大动脉炎(TA)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远期预后。

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至2016年接受传统导管血管造影或肺动脉CT的194例TA患者病历。进一步分析了128例伴有PAI大动脉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血管造影特征和死亡率。

伴PAI的TA患者肺动脉高压(PH)风险高于单纯TA患者(61.7%vs.7.6%,p<0.001)。伴PAI和PH的患者比没有PH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咯血和下肢水肿(p均<0.05)。PH患者的双侧PAI发病率较高(84.8%vs.34.7%,p<0.001),肺动脉阻塞指数较高(23[20-27] vs. 10[6-5],p<0.001)。39例伴PAI的TA患者(30.5%)出现左心疾病。中位随访38个月(21-58)期间,有和没有PH的患者分别有19例和2例死亡。伴PAI的患者中,有PH患者的死亡率比没有PH的患者高7倍(p=0.009)。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是病程(p=0.047)、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III/IV(p=0.019)、右心室收缩功能障碍(p=0.019)和呼吸衰竭(p=0.007)。

伴PAI的TA患者出现PH的风险高于单纯TA患者。存在PH增加了PAI患者的死亡风险。

原始出处:

Yanru He. Pulmonary Artery Involvement in Patients with Takayasu Arteritis. J Rheumatol. 15 May 2019.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较为特殊的大动脉炎一例

编者按:这个病案是早年发表在中国循环杂志(1988,3:290-291)上的临床病理讨论,由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马秀娥和程显声两位教授整理,病案资料翔实,且有尸检报告,该病例表明大动脉炎在影像学上可以表现为单独肺动脉受累,但在组织病理学上则表现为体动脉和肺动脉均受累,实为难得,特此引用。

探案:众里寻“他”千百度,再回首,谜底早就在那CT中!——女大学生发热9个月查因有感

患者青年女性,反复发热9月,偶有咳嗽,无其他伴随症状;多次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中叶斑片影,支气管镜、肺穿刺活检见少量炎症细胞,多次血常规未见明显异常,ESR、CRP升高,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皮质激素治疗后体温平,肺内病灶较前吸收,激素减量后体温反跳。

病例:一位反复发热、干咳伴胸痛的少女

外院就诊查血沉63~93 mm/h,CRP 16.75~76.87 mg/L;肺部CT可见左肺中上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治疗后吸收)、双侧胸膜增厚、左肺沿胸膜下分布斑片实变影;风湿科相关抗体阴性;给予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

Arthritis Rheumatol:儿童期和成人起病大动脉炎表现和病程比较

与成年TAK患者相比,儿童期起病TAK的女性优势较弱,主动脉和肾脏受累频率较高。

年轻女性四肢血压不对称且低热 应警惕这一疾病

30岁的年轻女性,5天前体检发现血压增高。家中多次非同日测血压,均增高,最高可达190/110mmHg。患者并无其他危险因素,故高血压3级(高危)诊断成立。入院查体发现左上肢血压测不出,右下肢血压低于左下肢血压,且有低热。该女性究竟患有何病?

J Rheumatol:增强超声监测大动脉炎的动脉炎症

对于临床上不活动的TA患者,CEUS可以帮助医生识别颈动脉血管区域的活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