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青教授:骨科临床成果需长期积累,莫只追求短期“亮点”MedSci专访COA2012:

2012-11-19 MedSci MedSci原创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于11月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COA大会盛况空前,共有来自全国及海内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名代表参与。在COA大会现场,MedSci通讯员有幸采访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海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长青教授。   MedSci: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

   

   中华医学会第十四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七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于11月1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届COA大会盛况空前,共有来自全国及海内外64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名代表参与。在COA大会现场,MedSci通讯员有幸采访了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海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张长青教授。

  MedSci:请您简单介绍一下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的发展情况?

  张长青教授: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发展到今天,面临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选择,临床与基础研究从来就不是分开的。在临床上, 我院在治疗技术的规范逐步与 国际接轨。在基础研究上,我院主要关注两个方面,一是临床科研,特别是临床流行病研究;另一方面是 基础科研,包括动物模型研究、分子细胞研究、医学研究。在 全国的骨科领域,像积水潭医院等单位发展也十分迅速,对我院也是一种激 励和促进。无论临床工作,还是做研究,我们都要看准方向,坚持不懈。特别是科研工作, 面对着成功的喜悦,也面对着失败的沮丧,因 此更加需要坚持不懈,需要长期积累。

  MedSci:近年来我国开展了许多高水平的临床研究,对于怎样促进临床研究成果转化,您有什么看法?

  张长青教授: 近年来我国骨科领域临床研究发展迅速,有相当数量学术论著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包括上海第六人民医院每年也有一些高质量的学术论著发表在国际期刊上,这和长期的积累、学科活力、医生对于临床研究的投入是分不开的。但同时我们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特别像COA这样的国际会议上,我们能十分清晰地看到,国际专家在临床资料的完整性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所以我们需要避免浮躁,不能只是为了追求某些“亮点”, 而是需要在日常临床工作和科研中慢慢积累,逐渐释放,才会有好的学术成果涌现,才会不断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著,成就优秀的人才,成就好的医生。

         MedSci编辑与张长青教授合影

 

  张长青教授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同时担任上海市四肢显微外科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创伤骨科研究所所长。1999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6年入选上海医学领军人才,2007年入选上海市科委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创伤学组组长、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风湿与骨关节外科学会常委、上海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副主编、美国《Microsurgery》编委(SCI)、《中华创伤骨科杂志》编委、《国际骨科杂志》编委等。

  承担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含SCI论文28篇),出版专著7部;获实用新型专利7项。先后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2004)、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5)和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2005、2007),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8)。从事骨科工作20余年,熟练掌握骨科专科技术,擅长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治,复杂骨折、骨不连以及慢性骨髓炎等骨折并发症的诊治。近年来重点开展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富血小板血浆修复慢性骨髓炎引起的骨和软组织缺损临床与基础研究。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3-05-28 仁医06
  2. 2012-11-22 公卫小学生

    骨科排名,六院是上海第一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