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stroenterology:一种新型益生菌——嗜热链球菌可以抑制结直肠肿瘤发生

2021-03-1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大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

      大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四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已显示出减少高风险患者CRC或癌前病变的发生。但是,与长期使用这些药物会导致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CRC与肠道菌群改变的关系已有研究进行证实,例如核梭菌,气孔链球菌,链球菌可能对CRC的发生有促进作用,也有报道说益生菌在在减轻肠道炎症,修复肠道方面的保护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对526个多队列粪便样本进行散弹枪宏基因组测序后,确定嗜热链球菌在大肠癌(CRC)患者中已耗尽。在这里,研究人员旨在调查这种细菌是否可以作为预防CRC发生的有益菌株。

 

 

      研究人员在结肠上皮细胞和两种鼠肠道肿瘤细胞中评估嗜热链球菌的抗肿瘤作用。通过质谱法鉴定嗜热链球菌产生的肿瘤抑制蛋白,然后进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通过同源重组构建嗜热链球菌的突变株。通过shot弹枪宏基因组测序评估嗜热链球菌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嗜热链球菌的经口管饲可显着减少小鼠的肿瘤形成。与嗜热链球菌或其条件培养基的共孵育降低了培养的CRC细胞的增殖。通过质谱筛选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测定,β-半乳糖苷酶被鉴定为嗜热链球菌产生的关键蛋白。嗜热链球菌分泌的β-半乳糖苷酶抑制细胞增殖,降低菌落形成,诱导细胞周期停滞,并促进培养的CRC细胞凋亡,并延缓CRC异种移植的生长。嗜热菌突变体没有功能的β-半乳糖苷酶失去了其肿瘤抑制作用。而且,嗜热链球菌通过β-半乳糖苷酶增加了已知益生菌的肠道丰度,包括双歧杆菌和乳杆菌。β-半乳糖苷酶依赖性半乳糖的产生干扰能量稳态以激活氧化磷酸化并下调Hippo途径激酶,这部分介导了嗜热链球菌的抗癌作用。

 

 

      本项研究证实嗜热链球菌是一种预防小鼠CRC的新菌株。嗜热链球菌的肿瘤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β-半乳糖苷酶的分泌来介导的。

 

 

 

原始出处:

Qing Li. Et al.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nhibits Colorectal Tumorigenesis Through Secreting β-Galactosidase. Gastroenterology.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CR: 结肠癌切除术后的内脏脂肪含量与吻合口漏发生率之间的关系

结肠癌是全球第三大高发癌症,手术是治疗结肠癌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术后吻合口漏(AL)为结肠癌手术后最令人担忧的并发症。

J Gastroenterology:术后辅助化疗对直肠癌与结肠癌的复发危险性的比较

对于患有III期结肠癌,根治性切除后的辅助化疗是提高无病生存(DFS)和总生存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JCC:炎症性肠病患者会导致结肠癌诊断时间提前但是预后较差

炎症性肠病[IBD]是结肠癌的已知危险因素,占大肠癌[CRC]的1-2%左右。纵向研究表明,结肠炎症的程度,肠蠕动时间以及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是CRC发生的前期疾病。

DCR:直肠癌患者行结肠切除后切缘阳性及术后并发症的高发的风险分析

大多数直肠癌都局限在直肠系膜筋膜内,尤其是在引入直肠癌早期筛查之后,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是具有优异长期效果的标准外科手术切除术。

AJG:人体中性激素的异常与胃癌和结肠直肠癌有关,而与食管腺癌无关

无论是食道癌,胃癌还是结肠直肠癌都有一个无法解释的现象那就是男性占大多数。特别是是食管癌中,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高8倍。

Gastroenterology:重复粪便免疫化学测试与乙状结肠镜检查对结直肠癌筛查的准确性差异

结直肠癌(CRC)是一种相对高发的肿瘤疾病,成为了全球健康成本的主要负担,2018年全球估计有180万新发病例,因此,尽早进行结肠癌筛查可以有效降低肿瘤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