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上海交大教授参与发表重要研究成果:5-羟色胺作用新机制

2017-05-06 杜焱恭 生物通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基本上只表达一种单一的原钙粘蛋白异构体,原钙粘蛋白基因簇表达的特定异构体能决定5-羟色胺神经环路的组装和轴突空间规则排列,这揭示了原钙粘蛋白可能通过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这一单细胞类型特异性神经环路在抑郁症和自闭症等病理发生的机制。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cdhαc2 is required for axonal

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基本上只表达一种单一的原钙粘蛋白异构体,原钙粘蛋白基因簇表达的特定异构体能决定5-羟色胺神经环路的组装和轴突空间规则排列,这揭示了原钙粘蛋白可能通过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这一单细胞类型特异性神经环路在抑郁症和自闭症等病理发生的机制。

来自哥伦比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Pcdhαc2 is required for axonal tiling and assembly of serotonergic circuitries in mice”的文章,发现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基本上只表达一种单一的原钙粘蛋白异构体,原钙粘蛋白基因簇表达的特定异构体能决定5-羟色胺神经环路的组装和轴突空间规则排列,这揭示了原钙粘蛋白可能通过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这一单细胞类型特异性神经环路在抑郁症和自闭症等病理发生的机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最新一期(4月29日)的Science杂志上,这项研究为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参与这项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学吴强教授长期从事原钙粘蛋白表达调控机理及脑发育、脑认知功能的系统研究。这项研究也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许多精神疾病,包括抑郁症,双相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都与一种神经递质:5-羟色胺的失衡有关。一些抗抑郁药物如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就是通过增加突触间隙5-羟色胺来达到抗抑郁效果,之前的研究大多把焦点集中在5-羟色胺产生或再摄取的问题,而最新研究则分析了让5-羟色胺能神经元的分支均匀分布在整个大脑的元件:原钙粘蛋白基因。

先前的研究发现原钙粘蛋白基因簇包含50多个原钙粘蛋白基因,具有可变区和恒定区的基因组一维结构,由于这种独特的基因排列方式使得其能够编码很多原钙粘蛋白质。原钙粘蛋白基因簇在CTCF架构蛋白的方向性作用下形成特定的染色质高级结构,在三维拓扑结构域中,增强子通过CTCF的方向性结合促使染色质环化到特定启动子,而绝缘子保证不同的拓扑结构域互不干扰。所编码的原钙粘蛋白质群在大脑神经细胞类型多样性和单细胞特异性“身份识别”以及神经突触信号转导中发挥重要作用,原钙粘蛋白在树突发育和树突自我回避中起到关键作用。

人类的各种行为和高级认知功能由大脑中约一千亿个神经细胞组成的复杂网络决定。人类大脑的背侧中缝核只含有大约30万个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但是就是这仅仅30万个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却能够通过轴突分枝的空间规则排列调节整个大脑上千亿的神经细胞功能,这样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能够通过调节大脑高级认知功能影响人类的复杂行为,5-羟色胺神经环路异常与抑郁症、焦虑症等多种复杂心理性疾病或精神类疾病密切相关。

最新这篇文章通过建立和分析多种原钙粘蛋白基因簇打靶敲除或DNA片段编辑小鼠模型,发现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基本上只表达一种单一的原钙粘蛋白异构体,它在5-羟色胺神经细胞中特异性敲除后引起其细胞自主性轴突分枝的空间规则排列紊乱,这些轴突分枝的空间规则排列紊乱造成大脑高级认知功能的异常和抑郁焦虑等行为学症状,但是敲除其他50个原钙粘蛋白异构体后5-羟色胺能神经网络却基本正常。所以一个特定的原钙粘蛋白异构体能够通过同源反式相互作用促进大脑中5-羟色胺能神经环路组装和神经细胞轴突的规则空间排列,从而揭示原钙粘蛋白可能通过5-羟色胺能神经细胞这一单细胞类型特异性神经环路在抑郁症和自闭症等病理发生的机制。

同期这一研究组还发表了另外一篇文章,分析了Pcdhs在嗅觉神经元(OSN)以及5-羟色胺能神经元布线中的功能。嗅觉神经元的研究表明,Pcdhs的多样性对细胞表面分子的组装至关重要,从而为每个神经元提供其独特的“身份证”。在多样性缺失的情况下,OSN无法在大脑中正确连接,而小鼠无法区分不同的气味。

原始出处:

Weisheng V. Chen, Chiamaka L. Nwakeze,et al. Pcdhαc2 is required for axonal tiling and assembly of serotonergic circuitries in mice. Science.  2017 Apr 28.

作者:杜焱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7-05-08 jichang
  2. 2017-05-06 dhzzm

    学习了分享了,很好

    0

  3. 2017-05-06 飛歌

    学习了很有用

    0

相关资讯

1篇Science、1篇Nature!“大牛”发表2篇免疫疗法突破成果

近日,来自埃默里大学的一个科学家小组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免疫疗法重要成果。研究发现,即便PD-1这个刹车被“破坏了”,肿瘤特异性T细胞依然需要其它“燃料”来扩大它们的队伍,修复有效的免疫反应。这一“燃料”来自对一个称为CD28分子的共刺激。

Science:科学家朝着抗衰老的目标前进,前进,前进进!

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蛋白质复合体,它能够防止细胞中的DNA损伤。这项发现能够帮助宇航员由于宇宙辐射面临的更高DNA损伤风险

Sci Signal:维生素C为何可能降低神经退行性疾病风险?

最近,葡萄牙波尔图大学(Universidade do Porto)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维生素C对大脑的另一项重要意义,那就是防止出现过度的炎症反应。

2017年4月7日Science期刊精华

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 2017年4月9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4月7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发现一类新的巨病毒携带着有史以来最多的蛋白翻译相关基因 doi:10.1126/science.aal4657; doi:10.1126/science.356.6333.15 病毒在地球

Science:张锋团队今日带来 CRISPR 重磅新应用,核酸检测灵敏度可达单分子

今日,知名华人科学家张锋教授与同事在《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了一种全新的 CRISPR 应用工具,用以检测核酸。这一工具能快速检测 RNA 或 DNA 分子,灵敏度甚至有望检测出单个核酸。这一重磅研究对于科研与全球公共卫生有着极大的影响。早在 2010 年,科学家们就意识到,CRISPR 平台也许能被用来检测病毒的核酸。但在当时,它的基因编辑潜力过于出众,光芒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其他领域应用的可

2017年4月14日Science期刊精华

图片来自Science期刊。2017年4月17日/生物谷BIOON/---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4月14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先前的黄病毒感染会增强随后的寨卡病毒感染 doi:10.1126/science.aal4365 一种更加严重的登革热病毒(DENV)感染能够在之前接触过一种不同的DENV血清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