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Diabetes Endo:国产II型糖尿病新药临床效果显著

2018-05-08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Dorzagliatin可安全有效的控制中国II糖尿病患者血糖

葡萄糖激酶在葡萄糖平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Dorzagliatin是全新的双相葡萄糖激酶变构激动剂,以胰腺和肝脏葡萄糖激酶为靶点。先前的临床研究表明,Dorzagliatin在人体内具有良好的药动学和药效学性质,可提高II型糖尿病患者葡萄糖敏感性,提供24小时持续的血糖控制效果。近日研究人员公布了不同剂量dorzagliatin对中国II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及安全性。

在本次II期临床研究中,II型糖尿病患者随机接受口服安慰剂或4种不同剂量的dorzagliatin(75 mg每天一次, 100每天一次, 50 mg每天二次或75 mg每天二次)。参与者年龄40-75岁,体重指数19.0-30.0,之前未经或接受过二甲双胍以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单药治疗。主要终点是12周HbA1c变化。

258名患者参与研究,12周后,安慰剂组HbA1c最小二乘平均变化为-0.35%,75 mg每天一次组为-0.39%,100 mg每天一次组为-0.65%,50 mg每天二次组为-0.79%而75 mg每天二次组为-1.12%。相对于安慰剂组,50mg或75mg每日二次组患者的HbA1c变化更为显著。各治疗组及安慰剂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近,未发生治疗导致的严重不良事件以及严重低血糖

研究认为Dorzagliatin可安全有效的控制中国II糖尿病患者血糖。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Diabetes:糖尿病人嗅觉减退?可能是这种病的前兆!

近期,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朱大龙教授、毕艳教授研究首次发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表现认知衰退症状前,嗅觉相关脑区已发生激活改变。受损的嗅觉脑区功能连接与神经心理测试、嗅觉行为学测试得分呈正相关,为糖尿病相关认知障碍的早期预测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新线索。(Diabetes 2018;67:1)

PLOS ONE:糖尿病和胰岛移植中β细胞死亡的潜在原因

1型和2型糖尿病(T1DM和T2DM)是由β细胞的缺失和功能障碍引起的。鉴定β细胞的死亡机制和增强β细胞存活的治疗干预措施对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至关重要。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糖尿病猕猴研究获进展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5种疾病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加重,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截至2015年,全球有4.15亿糖尿病患者,而中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

诊间日记:血糖控制不佳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糖尿病人血糖控制不好,常见的原因

PLOS ONE:男性视网膜小静脉管径与糖尿病风险相关

最近,来自悉尼大学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横断面研究,旨在探讨诊断为空腹血糖受损(IFG)或糖尿病(DM)的冠状动脉疾病(CAD)风险个体的视网膜血管管径,以及CAD范围和严重程度的指标是否会改变其与DM的相关性。

Gastroenterology:空腹血糖升高及持续时间或成为胰管腺癌的早期诊断依据

研究发现,空腹血糖升高和持续时间与胰管腺癌肿瘤大小及恶性程度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为胰管腺癌的早期诊断提供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