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Korean Med Sci:ARB药物可降低有中风病史患者住院肺炎的发生率,尤其是老年人
2022-09-0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在有中风病史的韩国患者中,使用ARB与住院肺炎的发生率降低有关。然而,对严重卒中后残疾患者没有显着的预防作用。未来,需要对健康个体进行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以调查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与肺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近几十年来,肺炎的排名从第 10 位上升到第 3 位。2010 年,肺炎成为韩国是第 6 大常见死因,每 10 万人中有 14.9 人死亡,但在 2020 年,它已经成为第 3 大常见死因,死亡率上升到每 10 万人中有 43.3 人死亡。肺炎和尿路感染通常发生在中风后,对临床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
然而,高血压是中风的最大危险因素,临床上常常为中风患者开具抗高血压药。以往,有报道称使用抗高血压药,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ARB),与肺炎风险之间存在关联。尽管有诸多研究,但抗高血压药对肺炎的影响仍然存在争议。此外,还没有关于抗高血压药对韩国人群肺炎影响的研究。
近期,发表在J Korean Med Sci杂志的一项研究,从韩国国民健康保险局-国家样本队列数据库中获得数据,包含 2002 年至 2015 年关于 100 万韩国人的信息,主要包含诊断、药物、残疾程度、收入和住院史等一系列的数据。研究人员纳入了因肺炎疾病入院的有中风病史的患者的数据,评估了抗高血压药与中风幸存者住院肺炎发生率之间的关联。
研究人员使用条件逻辑回归分析,调查了患者在肺炎发作前 30 天、90-120 天和 150-180 天内的抗高血压药物暴露情况。此外,还根据糖尿病状态、年龄和残疾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和亚组分析。
结果显示,使用 ARB 药物可降低有中风史患者的住院肺炎风险,但ACEI和其他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与住院肺炎发病率的变化无关。在敏感性分析中获得了相似的结果。
中风患者使用抗高血压药物与肺炎之间的关系
在亚组分析中,在 65 岁以上有卒中病史的患者中,使用 ARB 可降低住院肺炎的发生率,但在较年轻(≤ 65 岁)组中则不然。另外,ARB 并未降低糖尿病患者和记录残疾患者的肺炎发病率。
对糖尿病、记录残疾和 65 岁以上人群,抗高血压药物和肺炎之间的关系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 II 受体阻滞剂(ARB)具有明确降压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的患者,有充足证据证明可改善预后。ACEI 和 ARB用于蛋白尿患者,可降低尿蛋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但双侧肾动脉狭窄、肌酐(Cr) ≥3mg/dl(265µmol/L)的严重肾功能不全及高血钾的患者禁用。
ACEI和ARB 类药物这个种类繁多,其中ACEI常用药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及雷米普利等,而ARB常以「沙坦」命名,包括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替米沙坦、坎地沙坦、奥美沙坦和阿利沙坦。
其中,厄贝沙坦降压幅度较大,单药控制血压的达标率较高,吸收度高,药效持续时间长,在治疗高血压中占有重要地位。
综上,在有中风病史的韩国患者中,使用ARB与住院肺炎的发生率降低有关。然而,对严重卒中后残疾患者没有显着的预防作用。未来,需要对健康个体进行进一步的大规模研究,以调查抗高血压药物使用与肺炎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原始出处
Yun JH, Rhee SY, Chun S, Kim HS, Oh BM.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hypertensive Use and Hospitalized Pneumonia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A Korean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J Korean Med Sci. 2022 Apr 18;37(15):e112. doi: 10.3346/jkms.2022.37.e112. PMID: 35437963; PMCID: PMC901590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发生率#
18
#Med#
14
学习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