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Rheum Dis:HIF-1α激活天然免疫反应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

2013-07-30 胡凡磊 北京青年报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课题组发现了类风湿关节炎新的发病机制。课题组研究发现,低氧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可激活天然免疫反应,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这使人们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新的发病机制的发现可以作为生物治疗的新靶点,有望成为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突破口。 该研究发现,在低氧条件下,细菌、病毒等天然感染可以刺激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栗占国教授课题组发现了类风湿关节炎新的发病机制。课题组研究发现,低氧和低氧诱导因子(HIF)-1α可激活天然免疫反应,诱发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这使人们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这一新的发病机制的发现可以作为生物治疗的新靶点,有望成为类风湿关节炎领域的突破口。

该研究发现,在低氧条件下,细菌、病毒等天然感染可以刺激类风湿关节炎滑膜成纤维细胞(RASF)分泌更多的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以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正反两方面的研究证实,低氧诱导因子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枢纽作用。进一步的功能研究揭示,RASF中HIF-1α的表达水平越高,其促进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的能力越强,相应的类风湿关节炎病情也越严重。

此项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实了低氧及HIF-1α与toll样受体(TLR)通路两种作用方式在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该研究提示,“双管齐下”,同时应用阻断两个通路的药物将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类风湿关节炎预后。针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将进行临床前药物研究,以验证联合治疗的有效性。此外,课题组还将继续深入探讨HIF-1α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的作用,以进一步诠释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

原始出处:

Hu F, Mu R, Zhu J, Shi L, Li Y, Liu X, Shao W, Li G, Li M, Su Y, Cohen PL, Qiu X, Li Z.Hypoxia and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 provoke toll-like receptor signalling-induced inflammatio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nn Rheum Dis. 2013 May 3.

作者:胡凡磊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RD:骨侵蚀关节数目可对ACR/EULAR 2010RA诊断标准中的特征性骨侵蚀进行定义

依据2010年的ACR/EULAR 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符合6条以上标准或存在典型骨侵蚀可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RA)。然而,RA特征性的骨侵蚀还没有明确定义。针对这一情况,来自于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的Rachel Knevel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主要是报道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的一些数据结果,目的是对RA特征性的骨侵蚀进行定义。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3年4月的《风湿病学

A&R:IP-10单抗MDX-1100治疗甲氨蝶呤疗效不佳的RA有效

CXCL-10(也是一种诱生干扰素-γ的10-kd 蛋白[IP-10])是一种趋化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潜在作用。来自美国新泽西州布卢姆斯伯里Medarex公司的Michael Yellin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Ⅱ阶段研究的目的是评价对甲氨蝶呤(MTX)疗效不完全的RA患者接受MDX-1100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DX-1100是一种全人源性的抗-CXCL10(抗-IP-

ARD:新的RA病情缓解标准要求更加严格

类风湿关节炎(RA)以病情缓解为治疗目标。201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和欧洲抗风湿联盟(EULAR)发布了新的RA病情缓解标准。为比较新的RA病情缓解标准和28关节病情活动积分(DAS28)缓解标准对RA普通患者的适用性,来自德国莱布尼茨学院风湿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研究组的Katja Thiele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7月的《风湿病学年鉴》(Ann Rheum Dis)杂

AR:类风湿关节炎(RA)可使患者发生左心室重构

既往研究发现,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心衰风险及相关的死亡率高于健康人群,而慢性炎症与升高的风险之间可能存在潜在的相关性。来自明尼苏达州罗彻斯特梅奥诊所的Elena Myasoedova博士等人研究了无心衰病史的RA患者的左心室(LV)结构,并将其与无心衰病史的非RA对照组进行比较,以明确RA病情对LV重构的影响。研究结果发表于2013年6月的《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AR:RA患者活动期组分改变的高密度脂蛋白抗炎作用消失

来自美国洛杉矶雪松 - 西奈医疗中心的Junji Watanabe等人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采用蛋白组学分析方法明确类风湿关节炎(RA)急性期时,患者的蛋白生物标记与促炎性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关系。研究结果在线发布在2012年6月的《关节炎与风湿病》(ARTHRITIS & RHEUMATISM)杂志上。作者发现,RA患者的促炎性HDL的蛋白组分改变显著,急性期蛋白和补体级联反应相关蛋

类风湿关节炎诊疗迈向规范化

7月18日,国家风湿病信息论坛暨CSTAR(中国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协作组)论坛在北京举行,享誉国内外的权威专家、教授共襄盛举,共同探讨风湿病学各个领域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的相关话题是本届论坛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与会专家就完善我国类风关的诊疗规范以及加强对生物制剂的认知和应用等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曾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