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rr Biol:浙江大学汪方炜研究组解析保护染色体稳定性新机制

2017-04-04 佚名 生物帮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细胞信号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汪方炜实验室题为“The N-Terminal Non-Kinase Domain-Mediated Binding of Haspin to Pds5B Protects Centromeric Cohesion in Mitosis”的研究论文,论文解析了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新机

近日,国际著名学术杂志《Cell》子刊《Current Bi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浙江大学细胞信号网络协同创新中心汪方炜实验室题为“The N-Terminal Non-Kinase Domain-Mediated Binding of Haspin to Pds5B Protects Centromeric Cohesion in Mitosis”的研究论文,论文解析了保护染色体稳定性的新机制。汪方炜实验室的博士生周琳莉和梁材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汪方炜教授是本文的通讯作者。

细胞的有丝分裂是一个严密的过程,通过复杂而精细的调控来实现配对姐妹染色单体均等地分配至子细胞,任何细微的错误都可能导致染色体不稳定性、非整倍体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黏连蛋白复合体(cohesin)维持姐妹染色单体配对,并促进染色体与纺锤体的正确连接。在有丝分裂的初期,染色体臂上的cohesin复合体在其调节亚基Wapl的作用下被大量地去除,而着丝粒区的cohesin必须得以保留才能防止染色体的错误分离。以往的研究显示,癌细胞的染色体不稳定性多数是由于着丝粒区姐妹染色体粘连缺陷造成的。姐妹染色体粘连的调控机制是细胞生物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汪方炜实验室研究发现,蛋白激酶Haspin通过位于氨基端非激酶域的一个保守基序(motif)与cohesin的调节亚基Pds5B直接结合;而且,Haspin与Pds5B的结合能竞争性地阻碍Wapl以类似的方式与Pds5B相结合。敲除Haspin或特异性地破坏Haspin与Pds5B的结合,会造成着姐妹染色体粘连的缺陷,使得染色体不能正常整列并提前分离;而抑制Wapl的活性或恢复着丝粒区Haspin与Pds5B的结合,则可以防止姐妹染色体粘连缺陷的发生。这些结果表明,Haspin通过结合Pds5B拮抗了Wapl对着丝粒区cohesin的去除,保证了姐妹染色单体的正常粘连和正确分离,从而保护了染色体的稳定性。

此研究不仅揭示了Haspin作为cohesin复合体调节亚基的新功能,而且解析了姐妹染色体粘连调控的新机制,是细胞分裂及染色体生物学等相关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这项研究成果对于深入理解染色体粘连缺陷、染色体不稳定性及癌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Nature:首次实时观察染色体末端修复过程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首个系统来观察新合成的端粒中断裂的DNA的修复。这一进展对设计新的癌症药物产生重要影响。相关研究结果于2016年10月19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Break-induced telomere synthesis underlies alternative telomere maintenance”。 维持染

智商基因是不是在X染色体上

导读:正常情况下,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随机”失活了一条,但是,缺一条X染色体的女性表现为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智力低下。那么“智商基因”是不是就在X染色体上,“天才”儿子的智商是由妈妈遗传的吗?男女性别差异是多层次、多水平的,大脑的性别差异除了性激素作用外,XY染色体的差异起重要作用。一些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发现,XY染色体对男女大脑性别差异具有促进和抑制双重作用。女性的染色体46 XX,男性为46

DNA只占染色体的一半,另有神秘鞘层包裹

11月17日发表在Cell旗下子刊MolecularCell上一项研究揭示了DNA只占染色体内的一半的物质,比以前认为的要少得多。研究人员说它们的结构中有47%是一个围绕着遗传物质的神秘鞘层。虽然这种鞘层的精确功能是未知的,研究人员表明,它可以在细胞分裂的关键过程中保持染色体彼此分离。研究人员说,这种染色体所谓的边缘可能有助于防止在细胞分裂时发生错误,这是某些形式的癌症和与出生缺陷相关疾病的一个标

Cell:母亲对孩子的保护从受精卵就已开始

奥地利的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了胚胎的基因组完整性在受精之后的第一个24小时内如何得到保护。了解该机制对提高体外受精技术有潜在意义。受精之后,来自卵细胞和精子的DNA共同组成了受精卵的基因蓝图。来自父亲的DNA上包含一些修饰,其中蕴含了代表精子状态的“表观遗传记忆”。受精卵合成的蛋白能够清除大部分表观遗传修饰形成一个可以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能胚胎。隐藏在这个自然重编程过程之下的机制还没有得到了解。在这项发

Cell:山东大学张亮然教授揭示人染色体同源重组的奥秘

减数分裂是配子形成的基础的细胞程序。对于这个程序,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发挥重要作用,以确保生殖隔离(regular segregation)。染色体交叉互换的几种类型进行归纳,包括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对等交叉互换和不对等交叉互换、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染色体自身交叉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山东大学张亮然教授最新成果揭示了减数分裂过程中这一机制,文章发表在最新的Cell上。张亮然教授团

2017年3月10日Science期刊精华

本周又有一期新的Science期刊(2017年3月10日)发布,它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1.Science特刊:7篇长文解读人工合成酵母染色体——开启合成生命新纪元! doi:10.1126/science.aaf4597 doi:10.1126/science.aaf4831 doi:10.1126/science.aa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