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63岁至65岁人群颈动脉斑块患病率!

2018-05-11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研究人员发现该中年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非常高,与cIMT相比,研究人员的数据支持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斑块负担之间的更大关联。

因为改进的超声技术可以检测到更多的动脉粥样硬化,多年来斑块的定义已经发生改变,需要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新数据,并且更好的心血管风险控制可能已经改变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模式并且确定了心血管疾病的实际患病率。近日,心血管疾病领域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调查了来自普通人群的中年队列中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的患病率及其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

研究人员对1950年出生的3683名参与者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并纳入了基于人群的挪威研究。研究人员根据曼海姆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共识评估了颈动脉斑块和cIMT,并使用颈动脉斑块评分来计算动脉粥样硬化负担。

参加者年龄在63至65岁之间,49%为女性。既往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很低(10%),但62%的参与者患有高血压,53%的参与者患有高胆固醇血症,11%的参与者患有糖尿病,23%的参与者患有肥胖。平均cIMT为0.73±0.11mm,87%的参与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位斑块评分为2;四分位间距:3)。除糖尿病、肥胖和腰臀比外,大多数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斑块评分独立相关。相反,只有性别、高血压、肥胖、目前吸烟和脑血管疾病与cIMT有关。

由此可见,研究人员发现该中年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非常高,与cIMT相比,研究人员的数据支持心血管危险因素与斑块负担之间的更大关联。

原始出处:

Håkon Ihle‐Hansen,et al.Prevalence of Carotid Plaque in a 63‐ to 65‐Year‐Old Norwegian Cohort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ACE (Akershus Cardiac Examination) 1950 Study, JAHA.2018. https://doi.org/10.1161/JAHA.118.008562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