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GDF15或可用于大块骨缺损的修复

2017-09-06 MedSci MedSci原创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采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进行修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然而,其效果受到支架中部区域延迟血管化的限制。研究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个潜在的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但是目前尚不清楚GDF15能否应用于促进血管化骨再生。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GDF15可增强细胞周期蛋白D1和E的表达,诱导Rb磷酸化

大块骨缺损的修复仍然是目前临床上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挑战,采用组织工程学的方法进行修复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然而,其效果受到支架中部区域延迟血管化的限制。

研究发现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是一个潜在的血管生成的细胞因子,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增殖。但是目前尚不清楚GDF15能否应用于促进血管化骨再生。

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GDF15可增强细胞周期蛋白D1和E的表达,诱导Rb磷酸化和E2F-1核转位,并可增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在人工诱导血管生成部位GDF15可促进功能性血管的形成,并显著提高颅骨缺损关键修复面积。

总而言之,本研究结果证实GDF15在血管生成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明其在再生医学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原始出处:

Shaoyi Wang, Mengyu Li, et al., 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 promotes blood vessel growth by stimulating cell cycle progression in repair of critical-sized calvarial defect. Sci Rep. 2017; 7: 9027. Published online 2017 Aug 22. doi: 10.1038/s41598-017-09210-4.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09-21 dy1206

    长知识

    0

  2. 2017-09-06 清风拂面

    谢谢分享.学习了

    0

  3. 2017-09-06 1ddf0692m34(暂无匿称)

    学习了.涨知识

    0

相关资讯

骨搬移联合Papineau技术和VSD治疗胫骨感染性骨缺损

虽然骨折固定技术在不断改进,软组织的处理也得到重视以及使用微创技术可以闭合伤口,但是感染性骨缺损的治疗仍然对骨科医生充满挑战性。 1950年,Ilizarov倡导使用外固定架联合骨搬移和牵引成骨技术治疗骨缺损。众多研究发现Ilizarov骨搬移技术可有效纠正下肢成角畸形、肢体长度不等以及治疗骨折不愈合和骨缺损。 1973年,Papineau发明了一种治疗长骨感染性假关节的分期手术方

BJJ:治疗感染性骨不连的新方法

骨与关节感染是目前骨科医生需要面对的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这类病例的治疗本身非常复杂,且往往同时又伴有需要长期治疗的合并症。尤其是存在节段性骨缺损、复杂的感染病史、伤口或骨愈合不良的病例,治疗起来就显得更为困难。 虽然治疗骨或关节置换感染的外科治疗手段很多,但业内在最终的理想治疗方法上仍存在争议。植入抗生素骨水泥是其中一种已被证明了的治疗方法,它可以局部释放高浓度抗生素的同时减小全身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