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MED:重度创伤性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和脑血管反应性的时间变化曲线以及与致死性结局的关联。

2017-08-01 qinqiyun MedSci原创

颅内压(ICP)和脑血管压反应性提示创伤性脑损伤(TBI)病理过程失调,该认知已被用于临床管理。然而,这些参数如何随创伤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又是否具有预测意义,这些尚未研究过。近期,Plos Med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概述创伤后,颅内压和脑血管压力的时间变化曲线。研究人员分析ICP的时间剖面和压力反应指数(PPx),研究其是否与TBI特异性死亡相关,并确定这些参数的预测关联是否受创伤后第一个240小

颅内压(ICP)和脑血管压反应性提示创伤性脑损伤(TBI)病理过程失调,该认知已被用于临床管理。然而,这些参数如何随创伤后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又是否具有预测意义,这些尚未研究过。近期,Plos Med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概述创伤后,颅内压和脑血管压力的时间变化曲线。

研究人员分析ICP的时间剖面和压力反应指数(PPx),研究其是否与TBI特异性死亡相关,并确定这些参数的预测关联是否受创伤后第一个240小时内使用混合模型重复检测ICP和PPx影响。

2002年12月-2016年1月,在一个有高分辨持续检测的独立中心,共研究了601位TBI成年患者。伤后6个月内,133位(19%)患者死亡,其中,88例(78%)死于致命性TBI或诊断为脑死亡。必死性患者和功能性幸存者之间平均ICP的差异仅在创伤后168小时内显着。致死性结局的患者在伤后120小时内PRx值也更高。ICP和PRx分离在伤后72小时内最为明显。混合模型提示PRx的释压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而降低;因此,PRx的预测重要性也应相应的降低。ICP预测致死性结局的能力相对保持稳定。ICP的对照组是TBI管理的中心目标,因为医疗干预,ICP的变化情况没有自然那么明显。

研究人员作出ICP和PRx的时间变化曲线,并证实其与致死性结局的关联,提示潜在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窗口。动态监测变量与其时间谱的结合提高对结局的预测。因此,对于重度TBI患者,时间驱动的动态模型可能提高更为准确和有用的临床预测模型。不过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qinqiy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白塞病并发颅内静脉血栓形成一例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系头痛2个月伴双下肢无力1个月余于2011年12月19日入院。   患者于2010年11月突发右下肢肿痛在浙江某医院行B超检查,显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因不明。2011年3月患者出现左下肢肿痛,在某市立医院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显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予以华法林口服。2011年11月患者自觉头痛不适,双侧颞部呈持续性胀痛伴有视物模糊,12月

降低颅内压:“谁更优?”

颅高压是临床常见现象,是指在不受外界刺激情况下,颅内压>20 mmHg,持续5 min以上。颅脑创伤、脑血管意外、颅内感染等均可导致颅高压,且颅压升高程度与病死率呈正相关。Monro-Kellie假说是颅高压产生的生理学基础,即颅脑由脑组织、脑血液及脑脊液组成,当三者中任一部分体积增加而其他两者体积不变时,颅压就会升高。常用的监测颅压方法主要包括脑室监测、硬膜下监测、脑实质监测及脑脊液监测等。由于

JAMA:乙酰唑胺联合饮食疗法对特发性颅内压增高有效(NORDIC研究)

特发性颅内压增高综合征易发生在育龄肥胖女性患者中,临床上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并伴相关症状和体征—头痛及视觉损伤,其中视觉丧失为最重要致残原因。根据IIH的诊断标准—改良Dandy标准,特发性颅内压增高还包括以下的特点:除颅内压增高外,神经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未发现其它颅内压增高的原因等。 目前,饮食疗法(减肥)显示对IIH有改善作用。外科手术的方法从颞肌下减压术发展到脑脊液分流治疗及视神经鞘

NEJM:颅内压增高为脑型疟疾患儿死因

背景:患脑性疟疾的非洲儿童病死率范围在15%到25%,关键的发病经过和死因尚不明确。但是结合临床观察和病理结果表明,患脑性疟疾的非洲儿童死因很可能是因为脑内容物增加导致颅内压增高。2009年在马拉维可使用核磁共振(MRI)研究,因此,我们使用MRI来探讨并研究脑水肿在脑性疟疾的非洲儿童的发病机制。研究方式:我们对患脑型疟疾的非洲儿童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并登记,有详细而明确的脑型疟疾的标准(包括视网膜病

NEJM:低温联合标准治疗并不能更好的改善颅脑创伤患者的脑功能

对于颅脑损伤的患者,低温可降低其颅内高压。但是低温对大脑功能性的影响尚未清楚。

Am J Med:摄入过量维生素A导致颅内压增高——案例报道

33岁男性因怀疑卒中就诊。一周前患者逐渐出现双眼垂直性复视,右下颚和双手麻木,持续3小时失去平衡。一个月前出现过视力模糊、头痛、呕吐,持续1-2小时。所有这些症状都是患者在健身房里发生的。患者既往史无特殊,母亲和母亲的亲戚有缺血性卒中史。查体没有发现感觉或锥体体征,没有眼肌麻痹,视盘检查正常。抽血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心电图显示无异常。令人遗憾的是,没有得到血清维生素A的情况。起初怀疑患者后循环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