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何时用效果好?

2018-11-08 韩玲样(铜川市妇幼保健院) SIFIC感染官微

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为了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和血清中抗菌药物的浓度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目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时机内给药,预防SSI的效果最佳呢?

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是为了保证手术部位暴露时局部组织和血清中抗菌药物的浓度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沾染细菌的药物浓度,从而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目的。那么,在什么样的时机内给药,预防SSI的效果最佳呢?

看相关研究怎么说

一项Meta分析显示,给药至切皮间隔时间<120 min与>120min相比,前者可降低SSI发生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此外,研究还对比了给药至切皮间隔时间0~60min与60~120min,以及30~60min与0~30min,结果显示不同组之间在降低SSI方面无显着性差异。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污染切口术前或术中给药可有效预防感染,但术后12h给药效果丧失。随后的临床实验证实,术前(术前2h)用药优于术后用药。

基于7个RCT共计2493例患者的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断脐后给药相比,切皮前给予抗菌药物的患者发生产后子宫内膜炎的风险降低了43%,但两组发生SSI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有研究表明,手术持续时间>3h的患者发生SSI的风险明显增高。目前尚未发现有高质量的RCT对术中追加抗菌药物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但一些回顾性研究显示,手术持续时间>药物半衰期>3~4小时,术中追加药物可降低SSI发生率。

不同指南对于给药时机的建议

(注:表格中部分内容来自2017年全国感控年会中葛茂军教授《手术部位预防控制指南的比较》讲座PPT,在此表示感谢。)

听听临床的声音

国内多个学者的调查发现,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时机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给药与切皮间隔时间>120min、手术结束后给予首剂、术中追加依从性低。同时,不同的调查结果也表明,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以上不合理现象得到不同程度改善,与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前相比,SSI或有明显下降,或无统计学差异。

沈丽娟等人的调查结果表明,术前1d使用抗菌药物,SSI发生率为13.3%,术前30~60min给药,SSI发生率为1.4%,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类似这样的研究报道还有很多,其结果基本一致。

关于术中追加抗菌药物与SSI关联性的报道不多见。刘聚源等的研究结果表明,术中追加药物,可以预防手术持续时间>3小时、失血量>1500ml的清洁切口手术SSI(干预前术中追加药物比例为44.2%,干预后术中追加药物比例为70.7%,干预前清洁手术SSI发生率是干预后的1.608倍;在>3h的清洁手术中,干预前的SSI率是干预后的3.432倍;>3h的手术,干预前SSI 5.9%,干预后1.8%。)

我们该如何做?

基于不同的指南及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对于围术期有必要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关于使用时机,建议:

1. 应根据药物的半衰期和血清蛋白结合率及药物的其他特性、术中出血量、患者肝肾功能等情况等决定首剂给药时机和术中是否需要追加及追加时机;

2.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及头霉素类药物如头孢西丁半衰期较短,建议术前30~60min给予首剂,成人患者在切皮后>3~4h时可给予追加一剂(在调整肾功能和药物清除率之后);万古霉素、喹诺酮类由于半衰期较长,且需要滴注较长时间,建议术前60~120min给予首剂。

3. 首剂给药建议由手术室执行,这样更利于保证给药时机的合理性;

4. 可通过培训、行政干预、临床药师指导、医务/药学/感控/护理联合督导、在病历信息系统中增加“提醒功能”等措施,规范术前给药时机并提高术中有必要追加给药的依从性。

最后,不得不说的是,抗菌药物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有积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患者都需要预防用药,因为广泛用药可能会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耐药菌株发生和艰难梭菌感染风险。掌握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指征且做到合理应用,我们任重道远!

作者:韩玲样(铜川市妇幼保健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8-11-08 CHANGE

    疗效只是效果的众多方面之一,还要看对患者的获益,包括生活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效果的

    0

相关资讯

Lancet Infect Dis:抗菌药物循环和混合策略,谁更能减小耐药性?

由于目前针对抗菌药物循环使用的研究较少,该策略控制耐药性的效果未明确,因此《加强抗菌药物管理计划发展指南》(2007年,美国感染病学会( IDSA) 和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 学会( SHEA) 联合出版)对常规抗菌药物不建议应用这一策略。以下这篇文章便是对循环用药策略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希望对各位临床医务人员有所帮助。

抗菌药物规范使用后 使用率正在下降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有关负责人郭燕红日前表示,2017年我国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到7.7%,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到36.8%。我国细菌耐药趋势总体平稳,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升。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药物,滥用抗生素导致的“超级细菌”已成为公共健康挑战之一。这位负责人指出,我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成效来自加强全流程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动

抗菌药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理论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在目前细菌耐药迅速变迁、新抗菌药物研发严重滞后的情况下,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理论的临床应用是发挥现有抗菌药物治疗潜力的可靠策略之一,务必给予足够的重视。近年来关于抗菌药物PK/PD的研究进展迅速,研究发现重症感染患者与健康人的PK/PD数据明显不同,为此国外相关指南做出了相应修改感染性疾病的诊治需要多学科的协作,临床医师需要掌握足够的临床药理学知识指导临床治疗,但目前我国尚缺少完整统一

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怎么用更有效?

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对预防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有效性已经得到大量文献证实,但抗菌药物的使用并不是有利而无害,过度延长使用并不能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反而会增加耐药菌产生风险及艰难梭菌感染的风险。

了解抗菌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抗菌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CNS)的抗菌疗效是非常重要的,其原因有两个:(i)大脑是一个免疫赦免部位,正常情况下脑实质或脑脊液(CSF)中几乎没有白细胞; (ii)血脑屏障(BBB)大大减少了抗菌药物向CNS的扩散。自从发现第一种抗菌药以来,CNS感染的治疗一直是研究的主要领域。推荐用于治疗脑炎,脑膜炎和脑脓肿的抗菌药物,必须遵守抗菌药,抗病毒药,抗真菌药和抗寄生虫药的药代动力学(PK)和药效学

抗菌药物后续治疗和缩短疗程是否需要生物标志物?

综述目的 在医院获得性肺炎和/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HAP/VAP)患者发病后的不同时间点和后续治疗期间连续测量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是诊断、后续治疗和治愈评估,以及评价预后的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