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拔管再插管风险低的患者使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可减少72小时内再插管的风险

2016-04-08 MedSci MedSci原创

对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以及再插管的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的研究表明,拔管后与常规氧疗相比,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可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合。然而,关于再插管的结果却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自西班牙Virgen de la Salud医院的研究人员探究了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在预防机械通气再插管风险低的患者再插管上是否优于常规氧疗。

对机械通气的危重病人以及再插管的高风险和低风险人群的研究表明,拔管后与常规氧疗相比,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可改善患者体内的氧合。然而,关于再插管的结果却缺乏确凿的证据。来自西班牙Virgen de la Salud医院的研究人员探究了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在预防机械通气再插管风险低的患者再插管上是否优于常规氧疗。

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在2012年9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探究了西班牙的7个重症监护病房(ICU)。纳入了527名危重成人患者,再插管的风险低,符合计划拔管标准。定义再插管的风险低为患者年龄小于65岁;拔管那天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II评分不超过12;体重指数小于30;恰当的分泌物管理;单纯撤机;0或1个合并症;无心脏衰竭,无中度至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无气道通畅问题,也没有长期机械通气。

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拔管后24小时接受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或常规氧治疗。

主要结局是72小时内再插管,与Cochran-Mantel-Haenszelχ2测试对比。次要结局包括拔管后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呼吸道感染、败血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ICU管理,延长住院天数和死亡率,不良反应,以及再插管时间。

结果,527名患者(平均年龄51岁,62%为男性)中,264名患者接受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263名患者接受常规氧疗。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组患在72小时内再插管的比例小于常规氧疗组,且拔管后出现呼吸衰竭的人数也少于常规氧疗组。两组之间在再插管时间上并没有明显的差异。无不良反应报告。

总而言之,对于拔管再插管风险低的患者,与常规氧疗相比,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可减少72小时内再插管的风险。

原始出处:

Gonzalo Hernández, Concepción Vaquero, et al., Effect of Postextubation High-Flow Nasal Cannula vs 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 on Reintubation in Low-Risk Patients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2016;315(13):1354-1361. doi:10.1001/jama.2016.2711.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1. 2018-07-25 张新亮1853311252142e2fm

    好文章学习了

    0

  2. 2016-08-18 doctorJiangchao

    继续学习

    0

  3. 2016-08-18 doctorJiangchao

    继续关注

    0

  4. 2016-04-14 李继凯

    文章不错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