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Res:林振文等团队合作发现​PRMT1对DDX3 的精氨酸甲基化可促进乳腺癌转移

2024-08-13 iNature iNature

该研究鉴定出PRMT1-DDX3轴通过协调线粒体生物合成和线粒体自噬来促进乳腺癌转移,从而确保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动力学和代谢的失调在肿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转移性肿瘤细胞主要利用线粒体代谢,代谢重编程的调控因子可能为癌症转移的诊断提供可靠的生物标志物。

2024年7月23日,中国台北医科大学林振文/Cheng-Wei Lin独立通讯在Cancer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Arginine methylation of DDX3 by PRMT1 mediates mitochondrial homeostasis to promote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出PRMT1-DDX3轴通过协调线粒体生物合成和线粒体自噬来促进乳腺癌转移,从而确保线粒体质量控制。

机制上,PRMT1通过诱导DDX3的精氨酸甲基化来增强其蛋白质稳定性并防止其被蛋白酶体降解。DDX3通过转移至线粒体在应对线粒体应激时促进PINK1的翻译,从而介导线粒体稳态。抑制DDX3会抑制线粒体生物合成和线粒体自噬,导致癌症干细胞特性和转移能力的降低。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PRMT1-DDX3轴通过调节线粒体稳态支持乳腺癌转移的机制,并提出了针对代谢脆弱性的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策略。

图片

代谢重编程是肿瘤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标志,并且在初级治疗后负责转移性复发。新兴证据表明,远处转移的肿瘤细胞主要利用线粒体代谢。然而,促使代谢重编程以克服转移性应激的精确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动力源,不仅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生物能量,还产生代谢物以驱动分子和表观基因组反应、细胞代谢、信号传导和活性氧(ROS)产生。线粒体功能失调对肿瘤发展、转移和治疗耐药性有多方面的影响。

线粒体通过融合和裂变的可塑性,使其能够进行形态和功能上的动态变化,以满足不同的细胞需求。此外,线粒体自噬是线粒体质量控制的一种调节机制,用于消除受损的线粒体。癌症干细胞(CSCs)利用线粒体自噬来消除化疗引起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并且通过线粒体自噬减少线粒体密度,允许CSCs降低能量消耗,保持静息特性,在缺氧条件下存活,从而导致残留细胞和癌症复发。有趣的是,CSCs还表现出较高的氧化磷酸化(OXPHOS)活性和显著碎裂的线粒体网络。CSCs中OXPHOS活性的增加还促进了免疫逃逸,这表明,通过调节线粒体动态平衡、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线粒体自噬来维持线粒体稳态是扩散性干细胞生存的优势。

图片

模式机理图(图片源自Cancer Research 

蛋白质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调节广泛的表观遗传和翻译后修饰(PTMs),并且正成为有吸引力的治疗靶点。PRMT1是主要的I型精氨酸甲基转移酶,负责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形成大多数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调节DNA修复、RNA加工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s)所需的多种生物功能。PRMT1催化将甲基从S-腺苷甲硫氨酸(SAM)转移到多个组蛋白或非组蛋白蛋白中的精氨酸-甘氨酸(RG)富集序列。PRMT1在多种恶性肿瘤中被发现过表达,包括乳腺癌,并且预后较差。虽然PRMT1被证明主要催化组蛋白4精氨酸3(H4R3me2a)的ADMA,但几种非组蛋白蛋白质被报告通过PRMT1催化ADMA,这表明仍有大量PRMT1甲基化的蛋白质待阐明。

翻译后修饰对RNA结合蛋白的功能或其对靶mRNA的结合亲和力有重大影响,同时对mRNA稳定性和翻译效率产生影响。DEAD-box多肽3,X-连接(以下简称DDX3)属于DEAD(Asp-Glu-Ala-Asp)-box解旋酶家族,具有依赖ATP的活性,参与真核生物RNA代谢的几乎所有方面。DDX3在人体组织中普遍表达,并参与RNA代谢和翻译加工的各个方面。在几种肿瘤中,DDX3在肿瘤生长、迁移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乳腺癌中,DDX3的过表达被报道能够诱导上皮-间质转化(EMT)、促进肿瘤转移和免疫逃逸。以前的研究表明,DDX3的抑制可以抑制线粒体翻译,从而提高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并且DDX3的失活导致线粒体膜去极化。然而,DDX3在线粒体调控中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在本研究中,作者建立了一个原位乳腺癌转移模型,发现PRMT1-DDX3轴的上调通过支持线粒体质量控制来促进肿瘤转移。PRMT1在精氨酸R88和R93处对DDX3进行翻译后修饰,稳定了DDX3蛋白,从而通过增强磷酸酶和张力同源物诱导激酶1(PINK1)的翻译,促进了线粒体生物发生和线粒体自噬,以应对线粒体氧化应激。PRMT1-DDX3轴的上调通过激活线粒体质量控制来增强乳腺肿瘤转移。抑制PRMT1和DDX3可以抑制癌症干性和转移,并增加治疗脆弱性,代表了乳腺癌治疗的潜在靶点。

原文链接:

https://doi.org/10.1158/0008-5472.CAN-23-3829

作者:iNature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Radiology:利用深度学习进行乳腺癌筛查分类:一项英国回顾性研究。

研究显示,计算机辅助检测分诊(CADt)规则方法可以提高间隔期和随后的筛查轮检测(以下简称后轮)癌症的检测,从而通过早期检测乳腺癌来潜在地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Radiology:对比增强乳腺钼靶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比较

对比增强乳腺钼靶(CEM)是一种使用双能技术和碘化造影剂来帮助识别恶性肿瘤的成像方式。CEM的低能图像已被证明不逊于传统的二维(数字)乳腺钼靶检查。

吴炅教授:乳腺癌整合指南总论

在2024年7月举行的CACA整合乳腺癌大会上,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吴炅教授分享了CACA乳腺癌整合总论,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为我们带来了关于中国乳腺癌诊疗现状的深入分析。

European Radiology:乳腺DWI的图像质量及乳腺腺体组织的数量对乳腺癌筛查的影响

弥散加权成像(DWI)不需要造影剂,这是一种可在体内可视化和量化细胞外空间布朗分子运动的MRI技术。乳腺癌通常表现为扩散受限的区域,在扩散加权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因此可用于癌症检测。

JAMA Oncol | 双侧乳腺切除术:乳腺癌预防的有效手段,但并非降低死亡率的灵丹妙药

该研究旨在评估双侧乳腺切除术对单侧乳腺癌患者20年乳腺癌死亡率的累积风险,研究结果显示,双侧乳腺切除术可以显著降低对侧乳腺癌的发生风险,但并不能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

【专家述评】| 关于女性乳腺癌患者绝经状态判断两个关键问题的临床思考

针对这些临床实践中的疑惑,笔者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思考,供同行们参考,希望对临床实践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