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Cardiothorac Surg:早期口服母乳刺激有益于先心病术后婴儿早期喂养行为的建立

2021-04-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随着产前诊断、心脏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重症监护的改进,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儿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在围手术期,心脏手术后婴儿喂养的作用日益突出,除了维持心肺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外,营养是另一个重点。

随着产前诊断、心脏外科技术和围手术期重症监护的改进,先天性心脏病(CHD)婴儿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在围手术期,心脏手术后婴儿喂养的作用日益突出,除了维持心肺功能和预防术后并发症外,营养是另一个重点。研究表明,对胃肠功能障碍的婴儿进行早期口服刺激,对胃肠功能的恢复有显著效果,但是尚未有研究探究心脏手术后婴儿口服刺激与母乳的应用。近日,来自福建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探究了对心脏手术后的婴儿进行早期母乳口服刺激对这些婴儿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结果已发表于J Cardiothorac Surg。

研究人员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母乳口服刺激组(n=23)、生理盐水口服刺激组(n=23)和对照组(n=23)。母乳口服刺激组和生理盐水口服刺激组分别采用母乳和生理盐水Debra Beckman口服干预方案。记录各组开始口服营养和口服总营养的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体重及出院时的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显示,母乳口服刺激组和生理盐水口服刺激组的口服营养开始时间、口服总营养开始时间、ICU住院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除总口服营养开始时间外,母乳口服刺激组与生理盐水口服刺激组在其他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但三组间出院时体重及并发症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用母乳进行口腔刺激锻炼,可以帮助婴儿患者快速恢复口服总营养,缩短心脏手术后ICU和住院时间。

 

原始出处:

 

Xian-Rong Yu, et al., The effect of early oral stimulation with breast milk on the feeding behavior of infants after congenital cardiac surgery. J Cardiothorac Surg. 2020 Oct 9;15(1):309. doi: 10.1186/s13019-020-01355-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张玉顺教授:从介入器械研发应用谈我国先天性心脏病治疗进展

创伤小、风险低、并发症少、住院周期短……,近年来发展成熟的介入治疗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获益。

张伟华: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

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微创手术、腔内介入等手段都对临床治疗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主要应用于简单先心病。对于复杂先心病,近年来提出了介入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联合应用。

任明明教授:“左手拿刀,右手导管”——先心病外科治疗的未来发展之路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治疗技术发展迅速,诊疗理念及治疗策略不断进步。小切口外科手术和导管介入治疗逐渐成为这一领域的热点。

JAHA: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长期预后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接受CRT与约50%的患者可接受的生存期和长期反应相关。CRT继续顺利进行的可能性不大。

JAHA:先天性心脏病妇女妊娠的产妇和新生儿结局分析

当代患有CHD的妇女妊娠通常对产妇和新生儿都有较成功的结局。然而,随着产妇CHD严重程度的增加,许多发病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JAMA Netw Open: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后患高血压的长期风险是普通儿童的12倍!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手术治疗后患高血压的长期风险是普通儿童的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