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omb Haemostasis:12个月和30个月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对死亡率和癌症有何影响?

2017-05-31 xing.T MedSci原创

这一分析表明PCI术后患者常规进行12个月DAPT后再额外接受18个月的治疗患者患癌症的风险稍有增加,但不能改善死亡率。这些数据并不支持在东亚人中进行DAPT超过1年。未来研究中分析癌症发生类型和评估潜在的癌症相关出血是必要的。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抗血小板治疗的最佳时间和癌症风险尚不清楚。近日,血栓和凝血疾病权威杂志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比较了采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ASA)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或单独使用阿司匹林治疗的患者癌症和死亡率风险。

研究人员选择了12个月事件发生并保持了持续抗血小板治疗方案超过18个月的PCI患者。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PCI术后30个月时任何癌症和全因死亡率。研究人员对320351份PCI术后患者健康保险审查和评估(HIRA)记录进行筛查,排除了294413例参与者,纳入了25938例符合条件的参与者,构建了DAPT组(n=10992)和ASA组(n=14946)。

倾向评分匹配(PSM)和逆处理概率加权(IPTW)显示在DAPT与ASA组患者基础的人口学和临床特征无显著差异。在PCI后30个月,排除了多数(>91%)参与者后,癌症风险在持续DAPT的患者中较高 [455例(4.15 %) vs. 606例(4.04 %);风险比为1.221;95%CI为1.061-1.405;P=0.005],这一变化在PSM(P=0.006)或IPTW(P=0.007)后仍然显著,而全因死亡率具有相似的变化[136例(1.24 %) vs. 192例(1.28 %);风险比为0.999;95%CI为0.736-1.135;P=0.993]。

这一分析表明PCI术后患者常规进行12个月DAPT后再额外接受18个月的治疗患者患癌症的风险稍有增加,但不能改善死亡率。这些数据并不支持在东亚人中进行DAPT超过1年。未来研究中分析癌症发生类型和评估潜在的癌症相关出血是必要的。

原始出处:

V. L. Serebruany,et al. Mortality and cancer after 12 versus 30 months 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The Korean Outcomes Registry Evaluating Antithrombotics (KOREA).Thrombosis and Haemostasis.2017. https://th.schattauer.de/en/contents/archive/issue/2480/issue/special/manuscript/27278/show.html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常规PCI是选择生物可吸收支架还是金属支架?

这项在接受PCI患者中进行的试验的初步报告中,接受可吸收支架和金属支架的患者之间在靶血管衰竭的发生率上没有显著差异。通过2年的随访发现生物可吸收支架比金属支架出现支架内血栓的发生率较高。

南方会2017:Henry H. Ting: 我们支架做了很多,效果如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质量改善是目前国内外心血管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昨日上午,哥伦比亚大学Henry H. Ting 教授在南方会上针对这个话题介绍了他的观点和经验。他认为,就目前美国真实世界的情况来看, PCI 质量改善有五大机会。仅半数择期PCI 适宜Ting 教授指出,评估PCI 质量的第一步是要根据适用标准(Appropriate Use Criteria) 评估PCI 是否适宜

Circ-Cardiovasc Inte:2型糖尿病患者PCI后血糖控制状况及长期临床结局!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2年测得HbA1c<7与MACCE发生率降低相关。该研究的数据表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年HbA1c水平升高可以识别不良事件风险增加的人群,尤其是重复血运重建的患者。

CIRC J: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远期结局的作用

之前研究报道炎症和营养不良与动脉粥样硬化,尤其是伴随慢性肾脏病的患者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清白蛋白和C反应蛋白(CRP)对临床疗效的综合影响。本研究纳入2000年至2011年间2,164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首次进行PCI治疗,术前行血清白蛋白和hs-CRP水平检测得到相关数据。根据患者血清白蛋白和CRP水平(分别为4.1 g / dL和0.10 mg / dL)将其分

JACC: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支架内完全闭塞的疗效观察

IS-CTO患者的手术成功率高且与新生CTO相似。然而,IS-CTO在随访中与MACE(由TVR驱动)独立相关。

Thromb Haemostasis:血小板周转可以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预后?

总之,RPF作为血小板周转率的指标是PCI术后接受双抗治疗患者发生MACE和出血事件的独立预测因素。由于RPF可以可靠地量化以及连同常规血象,RPF可能很容易被应用于预测心血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