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丘脑底核 LFP 的神经生理学特征导致帕金森病睡眠碎片化

2024-12-0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STN LFP 的特征有助于解释 PD 睡眠碎片化的神经生理机制,从而为睡眠功能障碍的新干预提供信息。

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主要影响基底神经节(BG)的多巴胺能系统。PD患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系统,症状通常随时间缓慢出现,早期最明显的症状为颤抖、肢体僵硬、运动功能减退和步态异常,也可能有认知和行为问题;痴呆在病情严重的患者中相当常见,超过三分之一的病例也会发生重性抑郁障碍和焦虑症。其它可能伴随的症状包括知觉、睡眠、情绪问题。

PD患者除了运动迟缓、强直、震颤、平衡障碍等明显的运动障碍外,80%以上的PD患者还存在睡眠障碍。 睡眠碎片化尤其与睡眠维持性失眠和白天过度嗜睡相关,可能进一步与认知障碍和加速疾病进展相互作用。然而,相关的神经生理学模式和潜在机制仍不清楚。

使用具有实时无线记录能力的深部脑刺激 (DBS) 记录了 13 名 PD 患者的底丘脑核 (STN) 局部场电位 (LFP),这些患者接受一晚多导睡眠图记录,DBS 手术后 1 个月,在初始编程之前,当患者停止用药时。分析了表征不同睡眠阶段的 STN LFP 特征,与觉醒和睡眠碎片指数相关,以及 N2 和 REM 睡眠期间的先前阶段转换。

来自我国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国家神经调控工程研究中心的学者使用具有实时无线记录能力的深部脑刺激 (DBS) 记录了 13 名 PD 患者的底丘脑核 (STN) 局部场电位 (LFP),这些患者接受一晚多导睡眠图记录,DBS 手术后 1 个月,在初始编程之前,当患者停止用药时。分析了表征不同睡眠阶段的 STN LFP 特征,与觉醒和睡眠碎片指数相关,以及 N2 和 REM 睡眠期间的先前阶段转换。

结果非快速眼动 (NREM) 睡眠中的 β 和低 γ 振荡均随着睡眠障碍的严重程度而增加(唤醒指数 (ArI)-beta NREM :r=0.9,p=0.0001,睡眠碎片指数 (SFI)-beta NREM :r=0.6,p=0.0301;SFI-gamma NREM :r=0.6,p=0.0324)。接下来我们检查了低到高功率比 (LHPR),即 theta 振荡与 beta 和低 gamma 振荡的功率比,发现它是睡眠碎片化的指标 (ArI-LHPR NREM : r=−0.8 ,p=0.0053;ArI-LHPR REM :r=-0.6,p=0.0373;SFI-LHPR NREM :r=-0.7, p=0.0204;SFI-LHPR REM :r=-0.6,p=0.0428)。

此外,在 NREM 第 2 阶段的长 beta 爆发(>0.25 s)被发现在完成过渡到具有更多皮质活动的阶段之前(朝向 Wake/N1/REM 与朝向 N3 (p<0.01)),并且与 STN 负相关纺锤体,在 STN LFP 中检测到,其峰值频率可与长 β 爆发区分开(STN 纺锤体:11.5 Hz,STN 长 β 爆发:23.8 Hz), NREM 睡眠期间的职业(β=−0.24,p<0.001)。

综上,STN LFP 的特征有助于解释 PD 睡眠碎片化的神经生理机制,从而为睡眠功能障碍的新干预提供信息。

原始出处:

Zhang G, Yu H, Chen Y, et al.Neuro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STN LFP underlying sleep fragmenta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Journal of Neurology, Neurosurgery & Psychiatry 2024;95:1112-1122.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王共强:关注帕金森病的情感淡漠 | AHNA&2024

情感淡漠(apathy)是指一种动机减少的行为状态,临床表现为目标导向行为的减少和不同程度兴趣和情感的降低,并且不是因为意识水平下降引起。

帕金森病屡获新突破,美国仍有192项在研基金支持(2024)

我们仅对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在研帕金森相关项目进行梳理,希望给同仁们的选题思路提供一点启发。

帕金森病康复训练新方法 | 虚拟现实(VR)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损害平衡和运动功能,其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由此而引起纹状体DA含量显著性减少而致病。

脑病肠治,再添实锤!| 最新研究发现:靶向脑肠轴,为帕金森病干预策略提供新思路

本文介绍帕金森病等突触核蛋白病,强调脑肠轴机制,如肠道菌群失调可致帕金森样行为。甘露特钠靶向脑肠轴可改善相关症状,基于脑肠轴的整体治疗观或用于更多神经系统疾病。

暨南大学张雪娟/黄莹《AFM》:基于嗅区沉积调控和抗氧化策略的溶性液晶鼻喷雾剂用于改善帕金森病的治疗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以溶致液晶(LLC)为基材的搭载帕金森病一线治疗药物LDA和抗氧化药物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原位凝胶鼻喷剂LDA-EGCG IN。

JNNP:北京协和医院发文人神经干细胞鼻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的一期研究

鼻内移植神经干细胞代表了治疗 PD 的新途径,并且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

拓展阅读

郑州大学李青、李楠/中国计量大学金伟伟团队Adv. Sci.:帕金森疾病免疫微环境干预的“蝴蝶效应”和调控策略

郑大与中国计量大团队合作,设计微凝胶系统干预 PD 神经元与小胶质细胞通讯,调控免疫环境,通过趋化因子轴通路缓解症状,促进相关研究与药物研发。

好文推荐 | 帕金森病的脑血流调节研究进展

本文通过回顾文献,重点总结PD患者的脑血流调节机制:脑血流自动调节、血管舒缩反应、神经血管耦合、内皮依赖性反应,为探讨脑血流对帕金森病的影响提供新思路和方向。

AM:山东大学仇吉川等团队揭示纳米电极介导的细胞外电刺激途径增强帕金森病治疗效果

该研究将电化学剥离的石墨烯纳米片锚定在NSC膜上,用作无线纳米电极。

雪上加霜 | 糖尿病与帕金森病:是巧合还是必然?

2 型糖尿病与帕金森病密切相关,糖尿病患者帕金森病风险增高,二者在致病机制等方面有相似之处,调节糖代谢等或成治疗途径,但缺乏脑胰岛素抵抗临床评估标记物。

好文推荐 | 脑深部电刺激术对帕金森病患者眼球运动影响的研究进展

DBS对眼球运动的影响可能为我们提供关键线索,以了解DBS的作用机制,以及受刺激的基底神经节部分的生理功能。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