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基于生物标志物的冠心病预后预测模型

2017-08-09 MedSci MedSci原创

目前,尚无公认的预测稳定型冠心病预后的模型。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比较评估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预测稳定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效果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本研究随机纳入了13164名稳定冠心病患者,评估分析了几种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的预测效果,并基于几个主要的标志物应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建立一个能预测临床预后的模型。主要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经过平均3.7年时间的随访

目前,尚无公认的预测稳定型冠心病预后的模型。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比较评估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预测稳定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效果的回顾性临床研究。

本研究随机纳入了13164名稳定冠心病患者,评估分析了几种不同的生物标志物和临床指标的预测效果,并基于几个主要的标志物应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建立一个能预测临床预后的模型。主要终点事件是心源性死亡。经过平均3.7年时间的随访,共有591例心源性死亡事件。研究结果显示最重要的三个标志物分别是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其中NT-proBNPhs-cTnT较其他标志物和临床指标都更有预测价值。最终,预测稳定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模型包括年龄[A]、生物标志物(NT-proBNPhs-cTnT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B]和一些临床变量(吸烟、糖尿病和外周动脉疾病)[C],这种ABC模型对心源性死亡有较好的预测能力(c指数0.81)。

研究结果显示,这种ABC预测模型对稳定冠心病患者的心源性死亡事件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原始出处:

Daniel L et al.Biomarker-Based Risk Model to Predict Cardiovascular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Disease.JACC.2017 Aug.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心肌肌钙蛋白I可预测冠心病风险

老年女性是冠心病和心衰的高发人群。现在高灵敏的检测手段可以检测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微量的肌钙蛋白I(hsTnI)。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年龄超过70岁的白种女性的hsTnI水平与心血管不良事件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共纳入了1081名老年女性,在研究起始(1998),所有研究对象均没有冠心病和可以诊断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高hsTnI水平,平均随访时间是14.5年,对其

JACC:“虚弱”的量化在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中的研究

虚弱是一种老年性的"综合征",对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或经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SAVR)后的恢复存在潜在的影响。然而,受到对虚弱量化的限制,临床上很难开展相关研究。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比较7种不同的虚弱测量尺度来预测TAVR或SAVR术后预后不良结局的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了2012年至2016年来自3个国家14个研究中心的TAVR和SAVR术后的老年患者,并

JACC:卡格列净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标志物

研究显示钠-葡萄糖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和心衰的发病风险。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卡格列净(canagliflozin)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标志物影响的临床研究。本研究将666名T2DM患者随机分成卡格列净100或300mg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评估了从基线到26、52周和104周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

JACC:PW1在心梗后的心脏重塑中起重要作用

Pw-1基因是成年组织干细胞的标志物,其在心脏中也检测到表达,但具体作用和机制尚未阐明。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鉴定心脏表达PW-1的细胞,并研究其在心梗损伤后心肌重塑机制的研究。本研究收集了一份心梗后左室功能下降患者的心脏组织。并且,利用PW1nLacZ+/?报告基因小鼠对正常和左前降支梗死7天的心梗小鼠的表达PW-1的细胞进行鉴别、追踪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人群样本

JACC:人类首例经导管大血管吻合术!

目前,对于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已经代替了许多外科治疗,比如房间隔缺损修补。但是,一些复杂的先心病仍然需要外科的开胸手术治疗,有些甚至需要多期的开胸外科治疗,这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较高的死亡率。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CC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在一个病人中仅经导管操作行大血管吻合术(上腔静脉和肺动脉吻合术)的可行性的临床研究。 研究者在近十年一直在探索非外科方法的大血管吻合方法

JAHA:血小板凝聚状态能预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风险?

既往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中,在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期间出现不断升高的血小板聚集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而大多数冠心病患者接受的是单一的阿司匹林治疗。近日,在国际心血管权威杂志JAHA上发表了一篇旨在评估接受阿司匹林治疗的稳定冠心病患者的高血小板凝聚水平是否会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的临床研究。本研究纳入了900例有心梗病史或2型糖尿病病史的稳定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单一的每天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