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官捐献与移植”摘得中国医学“诺贝尔奖”

2015-12-01 佚名 新京报

自2010年试点以来,截至今年11月16日,全国有5444位公民身后自愿捐献器官14897个。仅今年前11个月,就有2297位公民身后捐献器官6428个,捐献数量是去年的两倍,捐献量,已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2015年的吴阶平医学奖首次没有颁给两院院士,而是颁发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推动者——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教授

自2010年试点以来,截至今年11月16日,全国有5444位公民身后自愿捐献器官14897个。仅今年前11个月,就有2297位公民身后捐献器官6428个,捐献数量是去年的两倍,捐献量,已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三位。

 

2015年的吴阶平医学奖首次没有颁给两院院士,而是颁发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推动者——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教授黄洁夫。他说,自己代表“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的800余位器官捐献协调员领奖。

奖金20万设“生命使者”基金

11月28日,2015年吴阶平医学奖颁发给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协和医院肝胆外科教授黄洁夫。

自2007年设立以来,吴阶平医学奖的颁奖对象一直是医学领域的两院院士。今年,这个素有中国医学领域“诺贝尔”之称的大奖颁给黄洁夫教授,缘于他多年来倾力推进中国建立符合社会伦理、法制与国情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

在领奖后的媒体见面会上,黄洁夫宣布将20万元奖金捐献给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用于建立“生命使者”基金,激励“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的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

在国际器官移植领域,器官捐献协调员是和移植医生一样的“通用”执业,他们负责帮助有器官捐献意愿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地点,实现身后器官捐献,并联系器官获取组织,见证器官捐献、获取过程,确保捐献的器官能够及时、安全地给最需要的病患;还要帮助器官捐献家属获得心理慰藉。

公民身后器官捐献量飞跃 仍难满足移植需求

在中国,器官捐献协调员是个“新生”行业,目前仅有800多人,他们来源于各地红十字会的器官捐献宣传员及器官移植资质医院的ICU、外科医生。

每年,我国有600万病人在医院ICU去世,9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同时有近30万人因重病需要器官移植挽救生命。但由于“对接”力量尚薄弱,中国虽然在启动公民身后器官捐献工作的第五个年头,宣布“公民自愿捐献器官是中国器官移植的惟一合法来源”,并实现了捐献量的飞跃——今年前11个月,2297 位公民身后捐献器官6428个,捐献数量是去年同期的两倍,但器官捐献与移植之间,仍面临很大的供需缺口。

黄洁夫介绍,在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中,肝脏、肾脏的器官移植等待者名单,每年是3万人左右(目前为2.8万余人),预计今年全年公民捐献器官1.1万个,仅能满足1/3的移植需求;由于我国拥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仅有169家、能够主刀的移植医生只有200多人;心肺移植资质医院和医生稀缺,我国每年只能实施2000多例心/肺移植手术,很多已经捐献的心、肺器官面临“废弃”窘境。

体制不顺与部门掣肘成器官捐献障碍

“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事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不是所谓‘死要留全尸’的中华传统文化,而是尚未能倒逼、理顺的管理体制。”黄洁夫希望,通过修订2007年颁布的现行《人体器官移植条例》,出台国家层面的《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法》,理顺卫生部门、医院、红十字会各方在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工作中的权责分配,最终推动中国人体器官移植的需求,全部由公民自愿器官捐献满足。

“未来两三年内,我国大概需要300家可以实施器官移植的医院,四五百位器官移植医生,以及3000多名器官捐献协调员协同工作。”黄洁夫说,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走上符合伦理、国情的法制化道路“不可能仅凭一人之力,今天之成绩,是中国政府深化体制改革和依法治国的决心展示,我,只是这个事业的代表而已。”

黄洁夫希望,把吴阶平医学奖的20万奖金作为“生命使者”的种子基金,激励并壮大器官协调员队伍。

■ 链接

“吴阶平医学奖”由科技部批准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设立。该奖项授予促进中国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

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由我国著名医学专家、学者组成,评委会主席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院士担任。吴阶平医学奖候选人由具有推荐资格者推荐产生。

吴阶平医学奖

【吴阶平医学奖历届获奖人】

●2007 汪忠镐 血管外科专家、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

●2008 汤钊猷 肿瘤外科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癌研究所。

●2009 王正国 创伤医学和野战外科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野战外科研究所。

陈可冀 中西医结合医学家、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11 钟南山 呼吸内科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呼吸病研究所。

韩济生 神经生理学家、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

●2012 刘允怡 肝胆胰/普外科学专家、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外科讲座教授。

陈洪铎 皮肤性病学及临床免疫学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科大学教授。

●2013 郑静晨 灾害救援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武警总医院院长,中国国际救援队副总队长兼首席医疗官。

盛志勇 创伤外科学家、烧伤学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军烧伤研究所名誉所长。

●2014 吴天一 高原医学专家、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青海省高原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卫生部高原病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

戴尅戎 骨外科学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医学院骨关节研究所主任,上海市关节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

●2015 黄洁夫 肝胆外科学专家、中国器官捐赠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肝脏外科教授。

【本届吴阶平医学奖获奖人】

吴阶平医学奖评审委员会终审会议决定,将2015年吴阶平医学奖授予黄洁夫教授,同时,2015年吴阶平医药创新奖获奖者为王俊教授、王建安教授、陈士林研究员、孙颖浩教授,以表彰四位获奖人在他们各自学科领域中所做出的创新性成就和突出贡献。

王俊(1963.11),胸外科学专家、教授,现任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胸外科暨胸部微创中心主任,中国胸部微创外科的开拓者,肺癌微创综合诊疗体系的创立者。

王建安(1961.11),心血管病学专家、教授,现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30余年来致力于心血管复杂疑难疾病的诊治。

孙颖浩(1961.05),泌尿外科学专家、教授,现任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校长。

陈士林(1961.11),中药资源领域专家、研究员,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1. 2015-12-27 hixiaoluo

    好文章,值得收藏

    0

  2. 2015-12-02 240612799

    中国诺贝尔?

    0

  3. 2015-12-02 午夜星河

    捐献

    0

相关资讯

美媒称中国器官捐献制度难以推行

    参考消息网5月17日报道  今年3月,中国卫生部官员宣布,中国承诺在3至5年内彻底改变过去主要依靠死囚来获得移植器官的方式,用全新的捐献制度取代这一备受争议的器官来源,鼓励人们捐献器官。外媒称,分析家表示,这一承诺值得欢迎,但很难实现。他们认为中国当局很难改变社会上对人体器官捐献的态度。       据《今日美国报》报道,中国

我国明年起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献 自愿捐献成**渠道

在12月3日召开的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昆明研讨会上,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人体器官获取组织联盟(中国医院协会OPO联盟)主席黄洁夫正式宣布:从2015年1月1日起,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作为移植供体来源,公民逝世后自愿器官捐献将成为器官移植使用的唯一渠道。 明年起,我国将全面停止死囚器官捐献 据黄洁夫介绍,我国目前每年约有3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

生命速递—302医院实施首例多器官捐献移植术

12月14日上午,解放军第302医院手术室内无影灯闪烁,各种手术用具准备完毕,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来回穿梭……一场生命接力即将拉开序幕。 手术实施之前,全体医护人员在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国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向自愿捐献器官的脑死亡患者王某(化名)默哀一分钟,对他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致敬。同一时间,静静等待在隔壁手术室的肝脏肿瘤患者李某(化名)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手术室内多囊肾患者兄妹也在

JAMA Pediatr:新生儿器官组织捐献

在过去,由于技术困难和小的器官组织带来的移植并发症使得新生儿不符合器官组织捐献的条件。目前,不足1%的组织、器官捐献来自于一岁以下的婴儿。然而,持续的器官短缺以及技术和手术的进步已经再次引起了人们对新生儿作为潜在的器官捐献候选者的兴趣。死亡循环确定后的捐献(Donation after circulatory determination of death,DCDD)是指在出现严重的限制生命的疾病后

首部《中国器官捐献指南》发布

在22日广州举行的中国器官获取组织联盟大会暨国际器官捐献论坛上,中国首部《中国器官捐献指南》正式发布。指南共分十八个篇章,对中国器官捐献相关原则和政策进行了阐述,包括公民器官捐献的伦理道德、法律、捐献组织架构,中国器官捐献三类死亡判断标准,供体维护、器官功能的评估,器官获取的有关技术及分配准则,器官捐献协调员队伍建设,以及人道主义救助政策等内容。“希望通过指南的传播,消除公众对器官捐献的误解与偏见

复旦儿医:5年行医路上的暖意

自2007年到上海读博士,后参加上海住院医师规培,到今年,我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总住院医师,8年时间弹指一瞬间。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作为当前中国大陆最好的儿童医院之一,每天都有源源不断的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重症患儿家长,拿着厚厚的病史资料前来问医就诊。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他们往往带着病儿辗转于各地多家医院,求医之路漫漫,病情却总不见起色。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