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 2014:胡盛寿院士认为我国应建立心外科注册认证体系

2014-08-10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 医学论坛网

在中国心脏大会(CHC 2014)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院士分别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微创技术、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医疗质控等几个方面分析、展望了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会议现场 胡院士提出,尽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CABG 数量仍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但受限于静脉材料,对于非糖尿病三支病变患者,传统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

在中国心脏大会(CHC 2014)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院士分别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微创技术、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医疗质控等几个方面分析、展望了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会议现场

胡院士提出,尽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CABG 数量仍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但受限于静脉材料,对于非糖尿病三支病变患者,传统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比已无优势; 而在糖尿病患者中,CABG 术后的远期死亡率、心梗发生率、再次再血管化比例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CE)等数据均优于接受PCI。基于此种现状,更加个体化的杂交技术应运而 生。随访结果表明,接受杂交手术患者的MACCE发生率较传统CABG、PCI 显著降低;SYNTAX 评分≥ 30 分的高危患者中, 杂交手术、CABG 患者中期MACCE 发生率均低于PCI; 在EuroScore 高危患者中, 杂交手术患者长期MACCE 发生率低于CABG、PCI 患者。杂交技术为SYNTAX、EuroScore 评分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胡院士还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争论激烈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 和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n-Pump CABG)。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许多心外科医生选择OPCAB 的方式治疗冠状动脉缺血,这一比例目前已经达到68.5%。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对照研究(CORONARY研究)表明,OPCAB 术后30 d 死亡、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及肾功能不全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on-PumpCABG 无显著差别;而在远期通畅率方面,on-Pump CABG 优于OPCAB,促使心外科医生去重新认识并研究这个问题。

此外,胡院士还就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微创技术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终末期患者,我国心脏移植的5 年生存率已达到9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干细胞移植、心耳移植加大网膜包裹等都是新兴技术,还需更多资料证实。微创技术由来已久,但目前国内腔镜心外科 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术难度较低,下一步应着力提高手术难度。至于机器人技术,国内外均受限于高额费用而数量较少。

尽管CABG 技术从产生到成熟到推广,在我国已经进行了近40 年,但各个中心水平仍旧参差不齐,手术质量没有保证。对此,胡院士呼吁,作为风险最高专业,心外科应在全国建立注册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获取更 多循证医学证据,完善心外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国心外科的国际地位。

作者: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胡盛寿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