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C 2014:冠心病外科未来十年争议与思考

2014-08-14 李涵 中国循环杂志

        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4)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院士分别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微创技术、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医疗质控等几个方面分析、展望了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胡

        在中国心脏大会(CHC2014)上,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院士分别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微创技术、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医疗质控等几个方面分析、展望了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胡院士提出,尽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CABG数量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但受限于静脉材料,对于非糖尿病三支病变患者,传统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比已无优势;而在糖尿病患者中,CABG 术后的远期死亡率、心梗发生率、再次再血管化比例以及主要心血管事件(MACCE)等数据均优于接受PCI。基于这一现状,更加个体化的杂交技术应运而生。​ ​

        研究结果表明,接受杂交手术患者的MACCE发生率较传统CABG、PCI显著降低;SYNTAX评分≥30分的高危患者中,杂交手术、CABG 患者中期MACCE 发生率均低于PCI;在EuroScore 高危患者中,杂交手术患者长期MACCE发生率低于CABG、PCI患者。杂交技术为SYNTAX、EuroScore评分高危患者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胡院士还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争论激烈的非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PCAB)和体外循环冠脉旁路移植(on-Pump CABG)。​ ​随着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许多心外科医生选择OPCAB 的方式治疗冠状动脉缺血,这一比例目前已经达到68.5%。​ ​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对照研究(CORONARY研究)表明,OPCAB术后30d死亡、心肌梗死、脑血管事件及肾功能不全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与on-Pump CABG无显著差别;而在远期通畅率方面,on-Pump CABG优于OPCAB。这促使心外科医生应该去重新认识并研究这个问题。​ ​

        此外,胡院士还就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微创技术谈了自己的看法。对于终末期患者,我国心脏移植的5年生存率已达到90%,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干细胞移植、心耳移植加大网膜包裹等都是新兴技术,还需更多资料证实。微创技术由来已久,但目前国内腔镜心外科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手术难度较低,下一步应着力提高手术难度。至于机器人技术,国内外均受限于高额费用而数量较少。​ ​

        最后胡院士指出,尽管CABG技术从产生到成熟到推广,在我国已经进行了近40年,但各个中心水平仍旧参差不齐,手术质量没有保证。他呼吁,作为风险最高专业,心外科应在全国建立注册认证体系,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获取更多循证医学证据,完善心外科医生的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国心外科的国际地位。


作者:李涵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4-08-16 mei536

相关资讯

胡盛寿教题组荣获国家科技奖

胡盛寿教授在颁奖现场   2012年2月14日上午10时,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李克强出席大会并 获奖代表颁奖。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共授奖374个项目和10位科技专家。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家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吴良镛分别获得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二等奖 36项;

胡盛寿教授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何梁何利基金2012年度颁奖大会于2012年10月29日下午三时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颁奖大会并向获奖者颁奖。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院长、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胡盛寿教授喜获“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医学、药学领域共六位专家获此项殊荣。   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

CHC 2014:胡盛寿院士认为我国应建立心外科注册认证体系

在中国心脏大会(CHC 2014)上,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胡盛寿院士分别从传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微创技术、晚期心脏病治疗以及医疗质控等几个方面分析、展望了冠心病外科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会议现场 胡院士提出,尽管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CABG 数量仍有着巨大的上升空间,但受限于静脉材料,对于非糖尿病三支病变患者,传统CABG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