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 Res:Tipifarnib 减少细胞外囊泡并预防心力衰竭

2024-06-09 刘少飞 MedSci原创

研究表明,抑制外泌体生物发生的药物tipifarnib可以通过减少心肌纤维化和改善心脏功能,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策略。

研究表明,抑制外泌体生物发生的药物tipifarnib可以通过减少心肌纤维化和改善心脏功能,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策略。

背景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简称HF)是全球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公共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率较低,疾病管理和治疗方法的改进亟需新的研究进展。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简称EVs),特别是小细胞外囊泡或外泌体,在多种心脏疾病中发挥着调节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作用。外泌体携带的分子货物可以影响细胞功能,参与心脏病理生理过程。然而,系统性抑制细胞外囊泡生物发生在HF模型中的作用尚未被充分研究,其具体机制仍不明确。

方法
本研究采用小鼠横向主动脉缩窄(Transverse Aortic Constriction,简称TAC)模型来模拟心力衰竭,旨在探讨循环外泌体在心脏功能障碍和重塑过程中的作用。特别关注了tipifarnib的疗效,这是一种新近发现的外泌体生物发生抑制剂,靶向在外泌体生物发生中起关键作用的蛋白(Rab27a、nSMase2和Alix)。

在本研究中,10周龄雄性小鼠接受TAC手术,模拟心力衰竭的病理状态。随后,这些小鼠被随机分配到两组,一组接受tipifarnib治疗(10 mg/kg,每周3次),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不接受治疗。两组小鼠均被监测8周,期间通过超声心动图、组织学和生化研究进行全面评估,以观察治疗效果。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TAC显著增加了循环血浆中的外泌体数量,并显著加剧了心脏左心室功能障碍、心肌肥厚和纤维化。此外,从TAC小鼠血浆中提取的外泌体注射到未受损的小鼠体内,会导致这些小鼠出现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肌细胞肥大,表明外泌体在心力衰竭病理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相反,接受tipifarnib治疗的TAC小鼠,其循环外泌体数量恢复到基线水平,并且左心室功能、心肌肥厚和纤维化均显著改善。进一步研究发现,tipifarnib治疗显著改变了TAC后循环外泌体的miRNA谱,包括miR 331-5p,该miRNA在TAC循环外泌体和心脏组织中均高度下调。机制研究表明,miR 331-5p通过靶向HOXC8(一种纤维化的关键调节因子),在抑制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中发挥重要作用。tipifarnib治疗上调了miR 331-5p的表达,从而有效抑制了HOXC8介导的纤维化过程。

讨论
这些发现表明,外泌体在压力过载反应中的心力衰竭和纤维化中起到了重要的病理作用。通过抑制外泌体的生物发生和分子货物的排序,tipifarnib能够显著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心肌肥厚和纤维化。这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潜在的治疗策略。

此外,miR 331-5p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机制得到了进一步验证。该miRNA通过抑制纤维化关键调节因子HOXC8的表达,减少了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从而减少了心肌纤维化。tipifarnib通过上调miR 331-5p的表达,有效干预了这一纤维化路径。

结论
本研究强调了外泌体在心力衰竭和纤维化中的病理作用,提出了通过tipifarnib抑制外泌体生物发生和货物排序,作为防止心力衰竭中进行性心脏重塑的可行策略。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这一治疗策略的具体机制和临床应用前景,以期为心力衰竭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深入研究细胞外囊泡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心脏病理过程中的作用,科学家们有望开发出新的治疗手段,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Mallaredy V, Roy R, Cheng Z, Gurrala CT, Benedict C, Truongcao M, Joladarashi D, Magadum A, Ibetti J, Cimini M, Gonzalez C, Garikipati VNS, Koch WJ, Kishore R. Tipifarnib Reduces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Protects From Heart Failure. Circ Res. 2024 Jun 7. doi: 10.1161/CIRCRESAHA.123.32411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8847080.

作者:刘少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CC Cardiovasc Imaging:继发性二尖瓣反流和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心房改善:COAPT 试验

在有症状的伴随严重二尖瓣返流的心力衰竭患者中,TEER后6个月左心房应变的改善与24个月内全因死亡或心力衰竭住院复合终点的降低密切相关。

【热点指南】心力衰竭患者利尿剂抵抗诊断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本共识梳理DR的定义、机制、诊断和管理等方面内容,并基于临床研究结果和专家经验,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DR的认识,并规范DR治疗。

ESH 2024 | 中国之声: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关联性新发现,血压控制成关键!

这项荟萃分析表明,心力衰竭患者中不同血压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存在关联,表明血压水平对其认知功能有一定影响。

Drug Des Devel Ther:参蛤散对压力超负荷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通过深入研究参蛤散(SGF)对心力衰竭(HF)的治疗潜力和潜在作用机制,为其传统应用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

JACC-BTS 南方科技大学王莹课题组与US Davis向杨教授合作揭示Carvedilol诱导的肌丝信号转导新机制

本研究结果极大地提高了针对肌丝信号通路治疗心衰患者的可能性。

Eur Heart J:伴有或不伴有心力衰竭个体利尿剂应用情况比较

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许多人在没有心衰诊断记录的情况下开出了利尿剂。死亡率与利尿剂使用的相关性比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更强。